转基因安全评估 如何理解“没有证据显示有害”


 

转基因安全评估 如何理解“没有证据显示有害”


云无心原文
刘成渝转

2013062608:1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在食品安全的争论中,人们经常听到没有证据显示有害的说法。这是一个常见的科学表达,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公众需要的是到底是安全还是有害?于是,这句话经常被演绎为两种几乎是相反的解释:一是没有证据显示有害,就是无害了,二是虽然没发现有害,但不代表危害不存在,所以不能接受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可靠工具,它不应该带给我们这样的混乱。那么,这个典型的科学表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先来打个比方。
     
有一片森林,我们想知道里面有没有兔子。要证明很容易——只要抓到一只兔子,或者拍到一只兔子的照片,就足够了。
     
但要证明没有兔子,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从逻辑上说,这甚至无法证明——不管我们花了多少功夫,也只能说没有发现兔子,而不能证明兔子不存在。用科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没有证据显示有兔子
     
如果森林里是否有兔子对我们没有什么价值,我们也就可以不去纠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如果它对我们很重要,那我们就必须根据所拥有的证据来做出判断。
     
第一种情况:我们走马观花地在森林里溜了一圈,没有发现兔子。虽然这时候也是没有证据显示有兔子,但这里的没有证据是我们没有去充分寻找证据。所以,我们做出的判断应该是本文开头所说的第二种解释:没有仔细找过,虽然没有发现,但仔细寻找之后可能会发现。换句话说,我们不应该认为森林里没有兔子
     
第二种情况:我们用各种灵敏的仪器探寻森林里的动物生命迹象,对森林进行地毯式的搜索,搜遍了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发现兔子。这种情况下,科学的表诉依然是没有证据显示有兔子,但这里的没有证据是我们进行了各种可能的搜索,都没有找到。如果要做出判断,那么就是本文开头的第一种解释:每个地方都找过了,找不到,就应该是没有了。
     
那些通常说的没有证据显示有害,又是哪种情况呢?
     
大家熟知的三聚氰胺,是走马观花找兔子的典型。它的正常用途不包括食品,所以从来没有真正地研究过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它的没有证据显示有害等于:没有系统研究过危害,应该当作有害来对待。
     
而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估,则相当于地毯式搜索兔子。因为公众对新技术的疑虑,转基因作物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都会仔细审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只有每一步带来的可能危害都被评估为不超过常规作物,最后的产品才能获得上市批准。而同样改变了物种基因的诱导突变育种(包括太空育种)和杂交育种,都不需要这些评估。各种育种技术得到的产品,都是没有证据显示有害。但转基因产品是可能的有害都被排除了,所以应该等同于无害。而诱导突变和杂交育种的产品,则是没有系统研究过危害,只是相信它无害
     
还有许多情况介于二者之间。不同的国家对于排除了多少可能的要求不同,同样的东西、同样的科学证据,在不同的国家评判的结果也就有可能不同。比如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安全性研究的证据是相同的,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和美国FDA等机构认为已经足够做出安全的结论,而欧盟则认为没准还有未知的可能

转自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019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