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美联储利率决议前夕,受助于美指承压,金银录得微幅上扬。不过,隔夜美国经济数据好坏不一的表现也令投资者在利率决议前左右为难。
目前市场关注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的利率决议。市场热议美联储决议此次的基调。市场普遍预计FOMC声明的主要变化将是按原计划结束QE3,停止继续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预计声明中将会保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当前联邦利率目标区间”的措辞。
QE的概念:
量化宽松(简称QE),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指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量化宽松直接导致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可视为变相“印钞”。市场流动性的改善可降低利息,而低息环境又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融资环境,因此美国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推出多轮量化宽松借此刺激经济发展。
为什么要实行QE?
众所周知,经济危机一旦爆发,会有很多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而银行作为嫌贫爱富的始作俑者会紧缩银根,进而导致市场现金流的缺失,而市场现金流的短缺会加导致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所以在2008年由华尔街引发的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反应较为迅速。随后美联储推出QE1,其目的是向美国金融系统注入资金,包括对大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担保,从而确保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
历届QE政策和现货黄金的影响:
QE1: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量化宽松政策(QE)的开始。美联储宣布,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美联储推出的第一次量宽政策稳定了美国金融局势,同时也推高黄金维持的1000美元/盎司上方。
QE2:自2010年4月份美国的经济数据开始令人失望,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计划在2011年6月之前完成6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即美联储的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QE2的目的是通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压低长期利率,借此提振美国经济,特别是避免通货紧缩,并降低高达9.6%的失业率。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宽政策进一步推高现货黄金的价格攀升至1430.95美元/盎司,虽然之后稍有回落,但是现货黄金的价格依然维持在1300美元/盎司上方。
QE3:自2010年6月底,美国的经济数据例如就业数据等已经接近崩溃,复苏无望,直到2012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再次爆发,所以在2012年9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为了防止经济再度陷入衰退、刺激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决定每月无限期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且继续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极低水平,计划将这一利率水平维持到2015年年中。
QE3后续:2012年年末,美国国会两党领导人就财政悬崖问题争执不下,而谈判时间节点临近,美联储担心美国经济坠入财政悬崖,于2012年12月1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美联储每月再次购买450亿美元的国债以替代卖短买长扭转操作。至此,美联储每月购买的债券规模高达850亿美元/月,并且维持超低利率在0-0.25%水平。
推出QE的影响:
随着美联储连续四轮量宽政策的推出,在2013年,美国经济持续好转,尤其是进入2013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较为强劲,尤其是就业市场,就业人数平均维持的20万人上方,失业率明显下降,由2013年年初的7.9%下降至2013年年末的6.7%。此外,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也达到3.6%,大幅超于市场预期。
缩减QE对金银的影响:
其实量化宽松(QE)政策比较通俗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印钱”。其中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不印钱了,说明美国经济向好,无须刺激了,那相对美元走强,那黄金白银相对的,就走弱了。所以美联储自2013年12月开始逐渐缩减量宽规模,再加上美国经济的稳健复苏,现货黄金承压下跌,从2013年年初的1712.00美元/盎司一直跌至1180.00美元/盎司附近,之后现货黄金维持区间震荡。
观点:
2014年新年伊始,美国经济增长步伐稳健,非农就业人数已经平均维持的25万以上,美国失业率更是下降至5.9%。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美联储加息预期再次喧嚣尘上。而截至2014年9月,美联储购买债券规模只剩余150亿美元。就在本月,美联储很有可能会结束购债。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普遍看好QE如计划结束的同时,也需谨防意外。尤其是进入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前景存在下行风险,因此,方张锐认为美联储或将推迟结束购债。若美联储暂不结束QE所引发的后果肯定与预期较之背离。对于贵金属金银的考验也需令我们拭目以待。
一旦美联储推迟结束购债,现货黄金必将出现一段反弹行情。但是黄金的反弹或许只是昙花一现,毕竟美联储在2015年中期加息是大概率事件,届时现货黄金白银必将再次开启下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