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博弈的万丈深渊与繁复危险
显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拥有世界之最的超级武器系统与盟国体系等软实力的美国,与拥有世界最具可调用经济实力与正在快速赶超美军武器系统的中国,竟然在无数看似对抗性的博弈之中,仍能斗而不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惊悚的奇迹。
从美苏冷战的观点看,中美之间更是早已越过了全面对抗的界限,进入了对抗冲突的边缘。无论是东海中日对抗,还是南海中越菲对抗,更或是中美全球战略力量互疑,中美之间都已越过了战略和谐或战略共生的界限,而进入了战略对抗的状态。但是,中美之间却始终未出现事实上的战略对抗,至少是在传统的军事意义上。
这种明显的战略对抗性未能按照常规的逻辑,转换成战略对抗的事实,必有其深层次原因;并且,这种原因也绝不只存在于两国中的任一国家的单方面,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中美两国大致都存在着战略软肋,并且,这些软肋又都严重的制约着中美两国的战略决策而不能自拔。不然,中美两国要想保留战略平衡与安定,是绝不可能的。
中美所受到的战略制约,表现在他们各自国家的战略不足上,在中国方面,在与美国形成对抗时的战略需求与现状条件的差距如下:
1.中国战略核武库的现代化之全面升级严重不足。战略核武库数量与质量与美国相比都存在太大差距,战术核武库研发与规模化发展甚至可能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国过去认为动用核武器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事,核战争只是一种威慑,显然,与美俄相比,中国的这种战略认识已经过时。不仅战术核武器完全是可以动用的,而且,战略核武器的使用,也不是以中国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必须尽快补上核武器使用战略这门课,不然,在未来战略冲突中,一招覆亡也不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存在这种严重的核战略冲突与全民族生死攸关的可怕前景,中国不可能愿意现在就与美国走向战略大冲突,因为中国急需补上因战略核武器严重不平衡,所导致的国家生存危机课程。
2.中国对美国的常用军备竞赛是一个事实上的状态,尽管人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在这一领域中,中国的常规军备水平,无论从什么意义上看都还尚未达标。中国被以美国为首的盟国,在战争期间进行海空封锁并陷入周边国际环境的孤立状态之前景,仍然十分的明显。也就是说,中国在周边环境中的战略被动即使是在常规军事意义上,也还是处于被动状态。中国并未完善其在对抗美国军事进攻时,所应有的基本战备水平。
3.迄今为止,美国与西方盟国动辄对世界上任何国家发起经济封锁与经济制裁,这仍然是最为有效而厉害的战略武器。中国并无特别有效的政经战略资源,来有序对抗和化解美国可能发起的对中国的经济制裁与封锁。这是最要命的战略因素,也是最有可能引发中国经济出现重大危机和社会问题总爆发的可怕战略武器,可中国在此领域中的对抗性战略进展仍然显得较为缓慢。
4.现今的中国社会较为广泛的缺乏民族战斗意志与敢于与美国展开战略对抗的普遍民意,被西方思维与价值观洗脑的人文现状绝不可小觑。人心叵测、人心散乱与内隐繁多是中国社会现状的基本特色。收拾人心是中国政治未来必须完成的一个中长期战略任务。
5.现今的政经实务之困局经不起中美战略对抗,处于下降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几乎完全没有做好与美国进行战略对抗的总体准备,而且,实现这一能力的转变,严重的不易于在和平的现状条件下展开。
与中国战略困境相对的美国战略困境,同样深刻而严重。美国与中国展开全面对抗的战略性顾忌如下:
1.财力困境与经济前景困境所限,债务隐忧的大限,严重限制了美国与中俄这类大国进行战略对抗的常规能力,这就逼迫美国在全面对抗与恐怖和平之间作出痛苦选择。这也抬高了美国为发动各种级别的对华战争的启动门槛。
2.因美国导致了进攻所导致的中俄结盟隐忧与失去对整个旧大陆的控制或影响的战略失利前景,迫使美国在试图启动对华战略对抗之前,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最终陷入全球孤立的隐忧,也会迫使美国倾向于对华战略妥协。
3.在事实上的全球军备竞赛背景下,美国因为财力拮据,已经出现了在战略性武器系统的竞赛方面,面临着中俄竞争性超越的全面隐忧,其中包括空天一体化武器系统,特别是在卫星捕获、激光武器、电子干扰以及超高速武器系统的研发与成军方面。
4.因中短程导弹系统的强大威力,可能的中美战争必将打烂整个东亚的日菲等国。这种中、近距离上对美国不利的战争影响,又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增加武器系统的优势压力来改善,所以,美国的贸然行动存在着迫使美国退出东亚的可能前景。进而,存在着美国失去整个东亚势力范围的隐忧。至少存在着与中俄长期战略对抗的前景,对此,美国在政经等战略层面上都将难以承受。
5.倘若美国不得不选择对华经济制裁与封锁,那么,由此导致全球经济不可逆性大倒退的巨大隐忧,几乎就是一个必然事件。尽管美国可以动员全球盟国体系来孤立中俄两国,但是,由此引发的,必然而触目惊心的全球经济的逆向运动,最终将露出其狰狞本相。这也是历史的本性使然,而它还将是整个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和文明的一次大倒退。在诉诸蛮力进行国际大博弈之后,文明将必然倒退,而西方的战略实力后盾,在全球高技术战争的条件下,不可能通过投机取巧的所谓创新来得到缓解。届时,欧亚大陆的实力纵深,在这一场陆海对抗中,将最终逼迫所谓的海洋文明,露出它那原本虚弱而经不起野蛮折腾的本相。
和平是令人麻木的,当人类处在和平状态中时,是不可能有人能充分意识到和平的脆弱,与可怖的危险的临近。其实,正是这些看似荒唐的危机因素的负面制约,才使中美两国在总体上和总是能倾向于继续战略妥协。不然,一旦这些因素中的关键要素,被其中的某一方所打破,那么,接踵而至的就不再是虚伪的和平,而是使愚昧的世人大出意外的突发性灾难。因此,人类必须牢记的是,和平永远是脆弱的,打破大国之间的战略性制约因素的限制,比打开潘多拉盒子还要危险得多。
正因为这一点,加上奥巴马即将来访中国,以便能够对奥巴马政绩奠定一块即将盖棺定论的良性奠基石,中美之间正在小心翼翼的避免冲突表面化。比如朝鲜奇怪事态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私底下沟通与妥协,再如东海与南海的暂时安静,更如安倍晋三言不由衷的放低身段,以及香港占中的柔性处理等等,都是中美两个大国在静悄悄的黑幕的后面,正在一边瞄准着不要冲击己方与对方的上述困境,一边又在费劲的比划着手指头,以便使双方都需要的讨价还价得以继续下去。
中美战略博弈的万丈深渊,使两国中即使是最顽固的鹰派,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试探;中美战略竞争的繁复危险,使两国最狡诈的谋划之士,也不得不三缄其口。
老夏
201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