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桥博士长江讲坛畅谈“生态旅游浪潮”


 
徐新桥博士长江讲坛畅谈“生态旅游浪潮”
 
原文请见湖北省图书馆:
 
 
9月21日上午,湖北省战略规划办专职副主任徐新桥博士做客“长江讲坛·周末大讲堂”,与众多读者畅谈“生态旅游浪潮”。讲座之前,徐新桥向省图书馆捐赠了他的新作《穿越鄂西圈——文化创新案例》。省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贺定安代表省图书馆接受了捐赠并向徐新桥颁发了收藏证书。
徐新桥围绕“生态旅游”的内涵,作了一场给人启迪的发言,解读了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等等。他认为,生态旅游浪潮的爆发,除了经济发展作为基础,更多是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游山逛水,还要保护环境,还要欣赏文化,个人还要对地方发展做贡献。
生态旅游不是简单的生态加旅游
如何定义生态旅游?徐新桥指出“生态旅游定义的第一个内涵,首先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不是为了自己享受,去游山逛水。第二个,改善当地生活,也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当地的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第三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他总结说“生态旅游定义的三个关键词就是: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生态环境要有序的利用、可持续的发展。”
徐新桥特意谈到“美好生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层面的生活品质,二是精神层面的境界提升。而生态旅游,除了最低层面的游山逛水,还要更高层面的欣赏的眼光,这就包含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的提升。这样去旅游的时候,比别人感受更多的快乐。再往上,就是能够面对未来”。
情与法的未来趋向
徐新桥用两个字来概括未来的一种趋向,一个是“情”字、一个是“法”字。他说“这个情就不是悲天悯人的情,而是爱情,是爱大自然、爱原居民、爱地球、爱自己、爱家人。为什么说爱家人?你自己游山玩水锻炼身体,身心愉快,你也让我们家人减少了担心,也减少了物质上的负担。所以生态旅游要抽象出一个‘情’字就是爱。另外一个就是‘法’,这种法是法度,要有度、是方法、有技巧、有能力;也是法律、法规,我们要按照规矩来,不能破坏。这就是生态旅游的一个纵向发展。”
生态旅游从心出发
徐新桥引用《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说这里面描写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怡情养性,就是修身养性在这种生态里面得到一种充分的体现。这种生态既是自然的湿地生态,也是非常美妙的人文生态。这种爱情的体验就是动物之本能、人类之天性。
徐新桥说,“《诗经》里面描写坐舟在河里游玩,为什么游玩,我昨夜没有睡,通宵达旦,为什么没有睡,通宵不合眼呢,因为忧愁,闷烦,我家里堆着这么多的酒不喝,为什么不喝呢?没有旅游,只有旅游才能解除我的心头之愁”。他指出“《诗经》里面就提到旅游可以解忧愁,治心病,酒都解决不了。这就是最早的生态旅游和我们心境的表达,就是不仅是怡情养性,可以治病,治我们的心病,调节我们自己。就是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