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事件媒体报道:
拥有179年历史的新加坡建筑设计公司CPG集团,第二次被母公司抛售,而这次的接盘者来自中国——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2年5月30日,该院院长修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跨国收购CPG是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海外收购的第一例。”
截至2011年上半年,CPG集团净资产6.93亿人民币,合同存量21亿人民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不惜向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6亿多元,最终以9.1亿人民币收购CPG集团全部股权。
道纳公司为澳大利亚有名的工程建设集团,业务领域涉及基建、矿产资源、铁路及电讯,遍布澳大利亚及亚洲国家。在道纳公司内部,CPG为咨询部门,包括CPG集团、CPG澳洲和CPG新西兰。CPG集团官网介绍,早在2011年8月3日,道纳公司宣布对其咨询部门三地业务进行审查,保留CPG澳洲和CPG新西兰,而CPG集团被出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规划、工程承包等。该院2011年实际到账收入为人民币40.31亿元,税前利润2.69亿元。
对于缘何接手CPG集团,修龙与CPG集团说法并不太一致。修龙介绍,2011年8月得知道纳公司欲出售下属咨询部门CPG全部资产,包括CPG集团、CPG澳洲和CPG新西兰。经过专业团队评估追踪后,研究院最终决定只收购运营状况良好的新加坡CPG集团,收购部分占卖方出售比例的77%-78%。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9月整体报价1.42亿美元参与第一轮竞标,通过筛选;同年11月,该院确定最终收购标的为1.47亿澳元(约9.1亿人民币),并于今年4月27日与卖方道纳公司签订了交割协议。
“我院与CPG有超过10年的合作,此次收购是战略需要,这是用现金换实体,用资本换无形的知识资本。”修龙介绍,用于收购的资金9.1亿,70%来源于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30%来源于自有资金。
“CPG集团与我院只存在股权关系,并不是运作关系。”修龙表示,CPG集团收购之后,品牌保持独立运作,在业务上会有交叉互补,继续进行合作与竞争。研究院将有人员进入CPG成为其董事会成员。
案例看点:业务切离,创造新价值
这个案例,我们不去探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并购是否合理,我们是从并购目标企业CFG集团的二次“出嫁”对其价值的影响。
第一次被出售,从淡马锡出售给道纳公司,CPG集团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CPG集团前身为新加坡政府公共工程局,为新加坡建国的主要发展咨询专业机构,后来成为知名公司淡马锡的子公司。2003年,CPG集团被淡马锡公司卖给了澳大利亚的道纳公司(Downer EDI)。CPG集团有过辉煌的建筑设计业绩,其代表工程为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国会大厦等,还承担新加坡总统府、樟宜机场等大型物业管理。我们知道,淡马锡公司不是一般的企业,它代表新加坡政府经营国有资产,经历了上个世纪的建设,新加坡本国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基本完成,CPG集团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淡马锡产业体系中越来越边缘化,同时,外部专业化机构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淡马锡不必再保留这样一个附属的企业,将其出售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这一个时期,CPG集团借助于新加坡的政府和企业工程,奠定了其本身的发展基础。
出售给道纳公司后,CPG集团的业务边界得到有效扩充。澳大利亚有名的工程建设集团,业务领域涉及基建、矿产资源、铁路及电讯,遍布澳大利亚及亚洲国家,借助道纳公司,CPG集团有更多的机会承接道纳内部的工程设计,获得了专业能力的拓展和业界声誉提升。对于CPG集团来说,下嫁道纳,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和国际化。
第二次被出售,从道纳公司出售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PG集团实现了业务的“专业化”
或者很多专业人员不同意我们这个说法。我们所说的“专业化”,对于CPG集团有着特别的意义。很多的工程公司热衷于并购一间设计公司,实现内部的业务协同。我们不止一次听到工程公司内部的设计企业抱怨设计企业在(工程或建筑)集团内部边缘化带来的烦恼:利润低,产值与集团内的房地产业务、工程建设业务更是无法比试,设计企业在集团内部的地位无法提高,集团的业务管控、管理风格甚至企业文化,都对设计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障碍。更让人担心的是,设计的任务和风格受限于内部的业务,核心设计人员无法实现价值。“过日子可以,成就事业就不行”道出了很多这种设计企业的心声。
为了实现理想,一些设计企业在发展到一定时候,谋求从工程集团内部脱离,重新激发活力,实现更高层次的飞跃。
从并购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截至2011年6月30日,CPG集团总资产9.84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6.93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2.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0.8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6.7%。此次并购交易价格为9.1亿,CPG集团价值已完全释放甚至是有较高的溢价。这对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来说,如何使高的收购价得到价值回馈,着实又不小的挑战。
为什么CPG二次被出售,企业发展可以进入更高的层次?这个案例还是适用于溢海投资顾问在上一个案例分析引用的一个价值创造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拥有一个最佳的所有者,母合优势使被并购的企业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