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声大倡不同意见的交流、交锋、交融


俞正声大倡不同意见的交流、交锋、交融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3年4月3日
4月3日上午,俞正声在人民政协报社调研时,就做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和办好《人民政协报》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和制度,要努力增进共识,避免极端化倾向;二是突出鲜明的政协特色,准确把握政协性质,研究政协宣传工作的规律,允许各种不同意见的交流、交锋、交融;三是形成求实犀利的文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多刊登深入反映当前社会现实的报道;四是内容要活泼多彩,更加贴近生活,使读者爱看、想看、受启发、得教益。
 
 
 
看到俞正声的上述讲法,我想起了2009年12月11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的、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首届“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论坛”,在这一论坛上,本人应邀主持了第一主题的对话时段,就“企业和个体的管理咨询与培训需求”这一问题,同嘉宾、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交锋、交融。详见:
1、组图:首届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论坛举行
2、谈谈管理咨询与培训的需求
 
 
同时,想起了2012年7月18日《人民政协报》刊发的“高校新帅承诺引发关注”一文,引用了本人的观点:
本刊读者、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认为,董奇“四不”的承诺值得肯定,体现了他具有当好校长的责任心,体现了其奉献精神以及专心抓管理的决心。针对目前很多校长没把主要精力和心思放在学校管理的方面,“四不”承诺具有现实针对性。但“四不”的推行,需要一个最基本前提,即想当好校长的人,必须懂得管理的精髓,即“还学校及学校管理中的各要素以本来面目——最佳状态。”同时他建议,针对任命校长的组织机构,在优选和监督、管理校长方面,也应有一定的针对性。
 
结合本人上述两次与《人民政协报》有关联的事情,我认为,《人民政协报》在“允许各种不同意见的交流、交锋、交融”的方面,已有一定的起色和基础;在新的时代,《人民政协报》更应以俞正声4月3日提出的希望为动力,在“允许各种不同意见的交流、交锋、交融”方面,做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