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

                                                                 陈岩锋
 
嵩山少林寺路过一次,随后又陪伴一个有着魔鬼身材与脸蛋的女孩去了一次。现在还记得有很多做生意的商贩与购物的游客,沿着小溪;还有百鸟园。
车子没有想象到的早,也不能直接抵达少林寺,必须到登封汽车站转车。然后乘坐几分钟一次的公交去少林寺。
少林寺改变很多,几乎都不认识了,再说经过了将近十年,记忆蜕化也是难免。大门已经开到了公路旁,原来的大门被封闭在景区里。仿古的建筑漂亮了,也整齐了,并不像以前脏乱不堪。像对待犯人似地,武术学校的孩子们被要求在正午的烈日下很规矩的直立着竖着旗帜,迎接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虽然嵩山成为五A景区设施大为改观,但是叫游客另外付钱坐游览车或者走那么远的路才到核心景区实在有些考虑不周,甚至透露着对游客的怠慢。毕竟我们是送钱来的,并非是想花钱买罪受的。
在炎热的天气下走了数里才到达少林寺,一路有很多训练场,以前为商贩的经营地或者居民的住宅。地皮都被景区收买出租了。登封为了打造武术之乡可谓煞费苦心。
虽为正午,参观的游客挥汗如雨亦是兴趣盎然。少林寺名动中外,游客怎不慕名而来。可是你来了之后,难免慨叹,少林寺怎么这么小啊!是的,山不在高嘛。
对于文化研究者,少林寺还有一些看头,而对游客来讲,想猎奇是很难找到绝世目标的。然而,少林寺对于钱的概念,还是值得我们品头论足。在武僧的练功房,上香是需要很多钱币的。为了开发资源,还成立了少林药局,专门满足游客猎奇的需要,少林寺的肥嘟嘟方丈笼络钱币如此多,怪不得长的不像和尚,倒像个老黑了。
耐心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因为也不想再次巡视了。尽量将少林寺别致的地方看清楚,连充满反宗教的商业气息都没有掠过。他们出售的商品也是以宗教的名义出现的。看来,爱好金钱不但在世的通病,出世的也在所难免。所以,胖子将少林寺当做商品来炒作也就无可厚非了。
西行便是塔林,安葬了许多由古至今的圆寂的和尚。除了那些狗拿耗子保卫李世民的武僧,死去而留下芳名的倒是没有。错落有致的塔林也有很多游客留影,实在不知与这些苟活于乱世的和尚为伍有何意义。也许,正因为没有任何意义,人们才会如此喜爱。有意义的事情过于艰难,几人又耐得考验。连我也会来凑热闹,这样不需运用脑筋,出来旅游无非是娱乐,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何必自寻烦扰,非要搞成形单影只的高士。
记得塔林西面为百鸟林,如今已夷为草地。小河两岸除了种植着松树,也种植着平整的草坪。原始的味道不见了,与城市的公园无异。实在不知规划设计者为那个平庸者,竟然将原生态破坏殆尽。好在,他破坏的只有河边,并未破坏山上的。我们还是去嵩山上看景致吧。
嵩山的索道有两条,一条至二祖庵,一条至三皇寨。记得上次乘坐的为吊椅式索道,索道经过一个山坡就到达上站,从塔林往上看,记忆应该不会出错。到三皇寨的索道是吊箱式的,也比另一条长。可是买60元的车票到上站一看,应该上次来过,难道记错了?好像是从二祖庵上来以后走了一段路才到达三皇寨门口的。而且由于路途过长天色已晚,并未游览成。经过核对以前的文章,的确如此,由此也说明随着时间,会忘记很多事情。
上山之前,我们询问了是否有山路,村民说不好走,可是等乘坐了缆车,却发现不远处既是宽阔的道路。庆幸的是没有走山路,否则带着孩子走上去也无法下来,时间根本不允许在路途上耽误。
在缆车上站下去,就进入了三皇寨景区,下了缆车顿时味道大变。刚才还有世俗的气味,如今,蝉鸣与微风、花香与绿荫充斥着耳目,心神亦安逸无比。倘若在此居住,功名利禄与我何干?人生苦短与我何干?可是如果住上一月呢?甚至一年呢?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既然生为俗世人,就做个俗世人罢了。
前行数步,就到了我以前折返的售票处,现在已成为一个商店与游客休憩处。在此处,景色霍然开朗,远处可以俯视着朦胧的城市,在峡谷中蜿蜒的公路,如大河一般流淌。沿着栈道转弯过去,黄石寨就在眼前,而嵩山最具有特色的景观即在面前。山体如刀削一般,犹如绿豆糕一片一片的。白斩斩的矗立着。又宛如合拢的古籍,等待着学者翻阅。
耸立的片岩包围着,栈道下为幽幽的深渊,景色固然旖旎,自身却不能成为点缀。只好慢吞吞地走走停停,将最经典的影像定格,凝固在脑海里。
三皇寨景区搞得相当有特色,山路好走对于自然环境也无大的破坏。基本保存了生态。作为地质公园,对地址活动的解释也非常详实,游客不但可以欣赏风光,同时也可以汲取知识。偶尔设置的娱乐项目,如铁索桥等,也使得疲乏的游客意犹未尽。
从山对面就可以看到三皇寨,风光无限好的则是在半路,远远地看着三皇寨的建筑亦无什么特色,景色自然平淡无奇了。我们就在半路上开始休息,并且走到山对面,看了一下刚才路遇的风景,如来的时候一样,就开始慢悠悠地返回了。
慕名而来的除了中国人,还有一些国外人。他们一般比中国人礼貌而友好。并非像中国人一样苦大仇深的样子。好像别人欠他250块钱似的。实质此乃被虐待的结果,连友爱的权利也被霸权主义剥夺了。只有仇恨埋藏在他们的心底。
由于欣赏到了最精华的景观,也没有什么遗憾,时间并不紧迫,则可以细致地体验自然的风趣。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还是到达了缆车站。离缆车停车时间还有一段时间。
在葱茏的包围下,我们到了下站,少林寺的游客比中午时分少了许多。在塔林面前开始没有照相,现在暂且可以留下一张。正在盘算着在天黑之前如何到登封市内居住,一位男子走了过来,告知我可以住他们的农家院,就在少林寺对面。价格最低为120元一晚。而我认为这个价格有些高,但是为了不跑远路,并且价格有商量的余地,我还是跟着他去了。
这个山坳的村庄是从少林寺前面的河边搬迁的,据店主讲,赔偿的钱并不够建筑新居的,他们又贴补了不少。但是到了村里你就会发现,这些村民的居住环境并不差,农家院搞得也是红红火火。只是现在处于淡季,略显冷清些。
房间很简陋,但是标准间设施齐备,120元的价格是有些太贵。我给店主说,两间120元是否可以,他摇头,我就去找别的住处,价格基本如此,我们就准备去市内住,毕竟那里选择的机会多些,这时跟着我们的中年妇女说,你们还是住他们家吧。价格她去谈。既然如此,那么120元两间不在话下了。
晚饭也是在他们家吃的,价格比市内一般的饭店贵,如果在旅游区也只能算中等。而且菜肴的味道尚好,能吃到这些野菜也算满足了。
乘着夜色,呢喃的飞虫,习习的凉意,暧昧的灯光下,我们从十方禅院门口西行,游客散尽,虽然偶尔有蝉鸣,更显得宁静无比。黑暗中前方影影绰绰的有很多人,沿着梯子奔跑,是练功的孩子们。为了出人头地得花费多大的心血。可是,只是一介武夫又有何用?如果不动脑筋早晚也是被人蹂躏与利用。命运对于缺心眼的人的确非常不平等。
在三叉路口,转身迈过小桥,我们就从北岸返回。白日下炎热里尚有攒动的人流,夜色中游客只有我们踽踽而行了。偶然遇到的和尚匆匆忙忙的,连与他们攀谈的机会都没有。也不知道为什么连出世的人都忙碌,难道连我等入世的都不及?
中午少林寺门前有许多摆摊的,大部分为手指作画的,同一种手艺,挣钱不会突出,何况收费不低。现在摊位还在,摊主早休息了。晚上山里确有些凉爽,宁静里觉得应该在少林寺门前歇息片刻。感受一下历史的积淀。可是摒弃杂念,除了黑暗别无他物。怅然若失地离开了这里。只能在床底到梦境里找寻安慰去了。
20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