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
文/石金龙
闲逛光明网,偶然看到一则消息:2012-2013年影响中国企业管理十人十书。榜上有名的无不是当前各行各业声名在外的成功企业家、知名企业管理培训专家和管理专家,其中便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现代营销集大成者科特勒、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海底捞餐饮创始人张勇和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其中一位上榜者并不为人熟知,但是在精细化管理领域却是大名鼎鼎,他就是吴宏彪,而随他同时上榜的管理作品便是新近上市的《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
作为国内知名的培训师,吴宏彪曾任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目前担任国内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他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著名学府EMBA班、总裁班课程特聘教授,为军委、空军司令部、中国移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企业和机构进行过专业培训。他在新书中重点论述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功能、来龙去脉和企业管理持续改善的理论基础——精细化管理的ORTCC模型及工作核心,阐述了企业管理持续改善的实施方式、实施工具、基本步骤和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持续改善的五大模块。该书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持续改善的途径和方式融会贯通,自成体系,对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
清代的曾国藩在《家训喻纪泽》中对他的晚辈说:“……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大概意思是说,只要针对自己的短处,持之以恒地坚持改善提高,那么很快便能得到提升。对于当前的企业而言,管理中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之一便是将问题分解、细化,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然而很多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干净,就像感冒病毒也会不断变异一样。各类问题会随着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头换面,对此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持续不断地改善。
持续改善管理理念最早来自日本,原意就是指逐渐、连续地改善,是“对企业不同领域或工作位置上所做的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它是日本持续改进之父今井正明在《改善——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书中提出的,涉及每一个人、每一环节的连续不断的改进——从最高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到工人。持续改善思想是日本管理部门中最重要的理念,是日本人竞争成功的关键,对日本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深远的影响。
改善贵在持之以恒,持续改善的目的是把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只有把管理落到实处了,精细化的效力才能发挥到极致,而持续改善只是精细化管理得以实现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已。当然,它是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中国企业不仅需要精细化管理,更需要持续改善。
《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 吴宏彪,赵辉 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年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