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的推移,随着改革的深入,致昨天改革成功的方法也可能置今天的改革于失败,其原因在于“场景”的转换。在日益复杂的社会进程中,“基层自发”可能导致“自行其是”,“分散决策”可能导致“整合无力”,“引入竞争”可能导致“赢家通吃”,“边际创新”可能导致“全局无序”。由于此,可以理解建立市场经济为何如此艰难,30年改革为何还须继续!为了可持续地赢取有实效的制度创新,为了将上述的制度变迁整合到新的、更广阔的制度框架中,需要在新形势下建构一种崭新的制度变迁思路。诺斯曾指出,“一个社会支持复杂、成熟组织的能力是维持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持组织的开放进入,培育经济与政治竞争,从而产生尤其是复杂的经济与政治组织,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诺斯称此为状态为“开放通路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社会支持复杂、成熟组织的能力”实际上是社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的制度支撑框架,取决于社会的制度生产能力。从中国的国情看,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母制度”框架下,在新的历史发展“场景”条件下,确保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安排,从而建构有实效的制度生产平台。
开放通路社会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