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面子消费”、超前消费在不少年轻人中,已经司空见惯。国内某汽车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80后”正在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新生力量。半数左右“90后”、“80后”在30岁之前已买车或计划买车。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南方中心城市广州自7月开始对机动车购买采取了限制措施,这是继北京、上海等城市之后第4个采取措施限制车辆增长的城市。大城市车辆饱和导致交通麻痹,外来人口不断涌入,根本原因不仅在于收入增加了,还在于左右中国内需的“面子消费”。
看着现在的中国,很多人会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经济严重出现泡沫的日本。但那时的日本不仅只有投机买卖,更多的人真实希望给自己以及家人购买实际需要的住宅,然而中国却不同。2012年春,北京的机动车摇号制度中签概率已经扩大到50比1,但实际需要购买机动车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不禁要问,爆棚的购买欲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中国近年来开始流行“裸婚”这个词,意思是没车、没房、没钻戒就直接结婚。与之相反,现在的中国却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风潮,人们普遍认为,结婚需要房和车,这是理所应当的。
问起结婚前为什么必须买房子时,很多的中国人会回答“传统观念”,但现实却是,有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房和车而选择“裸婚”。“裸婚”对于一部分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新的自由方式”,但纵观整个中国社会,“有房有车才肯结婚”这样的意识依然根深蒂固。
在中国,这样的购物理念被称为“面子消费”。中国媒体2011年11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认为“身边的年轻人的面子消费现象普遍”的人占到了8成。有媒体针对该调查撰文说,在中国,如果有人买一个奢侈品的假冒纸袋,甚至有人会说“买的不止是纸袋子,更是一种体面”。
彩色电视机、空调以及机动车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被称为“新三大神器”。在当时的日本,也曾出现过购买了某种特定商品就会让自己的生活产生质的飞跃这样的时代,但昂贵的奢侈品满天飞也标志着经济泡沫的到来。
现在的中国正面临着经济飞速发展和泡沫并存的社会激变时期,而这一现状也恰恰刺激了被中国人自称为“传统面子消费”的消费欲望。不过,“面子消费”在引起某种混乱的同时,或许能够成为拉动中国内需型经济发展的一种“引擎”。
面子累人,但许多人为了面子不得不累。即使在贫穷的农村,儿子结婚,老子累得吐血,也要给儿子盖上几间瓦房,否则就没有面子,就会被别人看不起。这种为了面子的消费,耗费了老人一辈子的心血,虽然累人,但是,毕竟为儿子盖了房子,娶了媳妇,还算物有所值吧。而众多的面子消费,就纯粹是为面子而面子了。
消费的本来目的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活、生存。但是,为面子而消费的习惯,在很多人身上存在着。有的人觉得不买车没有面子,即使不是十分需要,也贷款买辆车,终于跨入有车一族。说起来这是有面子的事。可是,每月为没有太大用处的汽车还银行贷款,却为自己增加了较重的经济负担。有的人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明明对其商品或服务有意见,可是,觉得与商家理论有失面子,就放弃了维权。这些都不是理性的消费行为。
两年前,在一个省会城市经营服装生意的张咪和老公“裸婚”,但很快就在亲友的压力下,在市中心按揭买了一套住房,又迫于小老板的“面子”,贷款买了一辆中档轿车。逢年过节开车回家,父母很满意,在同龄人中也很有“面子”。
“可我们就属于那种有车有房有事业,腰包里却一分钱都没有的群体!”他们做生意的本钱是向银行和朋友借的款。现在张咪跟老公月收入超过2万元,但既要供车供房,又要还借款,“外表看起来风光,谁知道背后的心酸?”
调查中,72.1%的人反对青年进行“面子消费”。湖北大学大一新生童坤发现,班里大多数同学早已人手一台笔记本,没有的同学就感觉很失落,都在催爸妈赶紧给自己买。他还发现,大家穿衣打扮也越来越讲究品牌。有人实在买不起,就去网上买高仿品,价格能便宜一半以上。
“面子消费”最容易出现在哪个领域?调查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服饰”(75.3%)、“礼品”(60.7%)、“汽车”(59.5%)。接下来依次是:电子产品(55.6%)、餐饮(50.5%)、烟酒(49.5%)、化妆品(43.9%)、文化娱乐(26.9%)。
李绘芳老师认为,其实很多消费都是出于同龄人的压力。他发现,现在的学生会干部、班干部,一般都家境不错。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往往不够自信。他觉得,人们之所以追求“面子消费”,是因为社会贫富有差距,进行炫耀性消费至少可以在表面上看起来平等。“就好比一个人穿高仿品,别人乍一看和正品一样,就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调查显示,仅4.0%的人认同青年“面子消费”“会拉动内需,有利于经济增长”。更多受访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58.3%的人担心“与自身收入水平相背离的消费观,让经济存在隐患”;49.1%的人认为会“出现泡沫消费”;39.9%的人担心会导致“生产力向奢侈品集中,忽视对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创造”;33.8%的人认为“长期来看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不能让‘面子’绑架了生活!”江西某高校工作人员、“80后”韦玮说,苏轼曾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些人衣着朴素却一样自信满满,因为真正的面子要靠自己的才学和道德赢得,表面的荣耀和身份,统统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