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梦想,求职有目标——观《非你莫属》话面试之八


 

 

经常听到很多大学生说自己对职业选择很迷茫,他们没有目标,没有爱好,更没有梦想。对于即将开始职业旅程的新人说来,这的确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在非你莫属的舞台上,很多怀揣职业梦想的学子得到了现场BOSS团的肯定和赞赏,这些案例很值得那些处在迷茫状态的年轻朋友们借鉴。一位北邮的网络专业大四生,并没有凭借很有优势的教育背景择业,获得一份在很多人眼中很光鲜的职位,而是希望从事为低端收入人群的服务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和自己有相近背景人群的命运,最后坚定地选择了餐饮服务业。还有一位体育专业出身,在英国游历四年,具备较多餐馆打工经历的年轻人,很希望从事餐饮服务,有志成长为餐饮业的职业经理人,她得到现场老板的肯定和支持,如愿成为一名店长助理。还有一个喜欢旅游的广州男生,毕业于大学本科的旅游管理专业,希望成为一个旅游体验师,与更多的人分享旅游心得。为了实现这个职业梦想,他进行了很多的准备,他对这个目标很明确,尽管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但他还是对别的职位概不考虑,这是他预先设定的一个坚持。类似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为了坚守自己的梦想,他们宁愿放弃不错的职位和薪酬,要经历很多艰难的历练,但他们却很坚定,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梦想。

梦想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追求幸福和快乐的必由之路。如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心中没有梦想,他的职业与生活一定是没有光泽、没有希望的,这样的生活肯定很乏味,甚至是很可怕的一种生命状态。人要有梦想,这样的诉求一点儿也不奢侈,它与文化高低、家庭背景、贫穷或富有完全没有关系,这其实只是人的一种本能,是自我寻求生活与工作动力源泉的基本途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区别在于:有人会很积极进取,只有努力付出,才可能得以实现;有人却消极被动,将自己梦想的实现寄望于幸运或别人的身上;一些极端的情况可能是,不切实际地好高婺远,异想天开地做白日梦,根本不是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这自然是一场人生悲剧的起点,各种遗憾和不幸都会接踵而至。显然,职场中崇尚的是第一种,这样积极进取的梦想必须是建立在一种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但愿我们的年轻朋友们都能认真思考一下这样一个有关梦想的问题。

前面提到的那位北邮网络专业的同学,没有选择与他的同学相近的职业发展之路,他不为网络企业技术职位的光鲜、利益的诱惑所动,而是立志投身于传统服务业,希望自己的职业价值实现与一些低端收入人群命运改变相关联。对于这样的选择,有些人是存有疑义的。因为他们觉得这其实是在放弃个人职业发展的更好前景。因为在通常意义上,能够在高科技领域实现自我,总是要比在普通传统型企业中从业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而这位年轻人的思考层面显然是超越自我的,他认为即便自己的面子和收入受到影响,如果能具体服务到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低端群体,自己的选择就完全可以无怨无悔。这其实是个基于人生价值观层面的理念差异,是一种值得倡导的积极价值取向。我们不要求所有的年轻人都去效仿,但却应该对他的这种理性选择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还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有着从事旅游体验师志向的年轻人,尽管他因为缺乏丰富的职业体验,而最终导致此次求职努力的失败。但他的梦想及执着追求的精神,还是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启示。比如,职业梦想的形成不仅要出自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更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需求的社会基础。他喜欢旅游,又愿意与人分享,而更多的人是希望通过别人的旅游分享获得信息、领略旅游过程的快乐。显然这样的职业梦想是靠谱的,他也进行过一些求职的准备,但不足的是,既然这是一种职业的选择,就需要从旅游企业的角度考虑自己的相关技能和从业资格条件,而在这些方面的不足,是他没有应聘成功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有志者,事竞成。只要这个小伙子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懈地继续完善和丰富自己,梦想的实现不过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不论这个梦想何时能够实现,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他是能从中享受到很多快乐的,整个人生过程也会因而增添很多的色彩,而这不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