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 实干兴业 ——记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红河恒嘉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雄


 虽身患残疾,行动极为不便,但他没有自怨自怜,而是迎难而上,通过艰苦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干,让其升华了自己的人生。诚信为本是其始终坚持的为人之道,立身之本;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是其一直未变的经营理念。通过持续奋斗,他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价值。他就是红河恒嘉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雄。

  今年9月26日,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对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进行了表彰,泸西县午街铺镇大水塘村残疾人张天雄荣获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为发掘其奋斗故事,为社会传递更多诚实守信的正能量。日前,记者走进了张天雄的公司,了解到他多年来艰辛的创业历程。

  光荣时刻

  2013年9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张天雄作为我州惟一一个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时,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更加重了。”谈到当天的情景,张天雄依然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光荣时刻。

  当天晚上,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在北京共同主办了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圆梦中国 德耀中华》,张天雄在现场见证了整个颁奖过程。“通过现场观看和仔细聆听,顿时感觉灵魂被洗礼了一番,突然发现身边还有这么多优秀的人,这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也发现了自己的渺小。”张天雄说。

  9月27日,从北京回到昆明后,张天雄等人受到了省委书记秦光荣的亲切会见。

  10月1日晚,张天雄叫孩子们早点做完作业,带着他们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他所说的当天晚上播出的《圆梦中国 德耀中华》颁奖典礼现场实况录像。“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这种教育,从小树立诚实守信的理念,学习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张天雄说。在共同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张天雄发现孩子们一直很安静,并且认真观看每个道德模范的事迹,一起分享道德模范们的奋斗故事。

  峥嵘岁月

  能荣获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这与张天雄本人的艰苦奋斗无法分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左腿虽然因患小儿麻痹症而留下后遗症,行动很不方便,但其一直很积极向上,身残志坚。

  采访中,张天雄始终保持着平和的语气,说到开心出,偶尔会露出爽朗的笑声。也许是身体行动不便,让张天雄坚信天道酬勤的道理,做事更加认真和严谨。上学时,张天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谦和的为人态度,让张天雄增强了更多自信。张天雄的早慧让其人生道路走得更加坚定。初中毕业后,张天雄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路,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为家中的长子,张天雄当时想,继续读高中考大学的话,不但父母压力会逐渐加大,而且今后还要面临择业等问题,他犹豫要不要继续上学。最后,他决定暂时离开学校,专心学习一门实用的技术,设法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尽快减轻家里的负担。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热火朝天之时,为张天雄等人群的谋生之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990年,张天雄决定到昆明学习家电维修知识,通过维修家电来糊口。1991年,他带着学到的手艺回到家乡,在泸西县午街铺镇大水塘村开了一家修理店,开始从事家电维修,迈出了自食其力的第一步。

  1995年,烤烟生产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种植烤烟成为群众的渴望,烟农兴建烤棚,民居建筑,养殖业的发展急需大量水泥空心砖和其它水泥制品,在当地却找不到一家上规模的生产厂家。张天雄及时抓住了这个商机,随即投资购置设备,招聘工人,转行开始生产水泥制品。

  由于坚持严把质量关,产品质量过硬,一投放市场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势头,每天上午10点以前产品就销售一空,客户因买不到货提出来先付款后提货,半个多月的时间,订单已经够生产半年多。张天雄因此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8年,张天雄看到村子周边都是粮食种植的村落,地广村密,粮食丰收,他随即把目光投向了粮食加工领域。有了这一想法后,张天雄用了半年的时间对红河州、文山州及曲靖、昆明、玉溪等周边地区的小麦粉加工业和市场行情进行了详尽考察,掌握了第一手详实可靠的资料。之后,他又通过粮食部门了解了泸西、师宗、弥勒3县小麦种植情况,咨询了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研究。1999年,张天雄开始跑项目、跑贷款、跑设备,倾其所有筹建了泸西康利面粉厂,从此迈入了小麦加工这个行业,成立了康利面粉厂。

  创业的路并非一帆风顺。通过四处奔波把厂子建起来后,张天雄缺少周转资金。当时他已经把全部积蓄都用在了建厂上,所有能借的能贷的和各种可以利用的关系已经利用得差不多了,到机器调试时,已经拿不出一分钱来买原料。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张天雄冥思苦想。终于机遇再次眷顾张天雄,他凭借平时和大家相处的良好人际关系和诚实守信的处世原则,顺利到全乡各村公所基金会贷到款,解了燃眉之急。

  第一次拉回40吨小麦时,张天雄倒在仓库里睡了一大觉,总算缓了一口气。随着设备的正常运行,成品库内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看到上百吨的产品,张天雄再次为销路犯愁了。为了尽快打开销路,张天雄带上销售人员沿着市场调查时的路线跑遍了大理、版纳、昭通、曲靖、文山等州市的几十个市县。当时,张天雄租了一辆面包车,拉着面粉一路推销。他记得,在去景洪的路上遇到了山体滑坡,看着前边的大车过去了,他的车也跟过去,车子随即陷在泥坑里不能走。当时,天上的雨还在哗哗地下,上面是几十米高的山坡,山水夹杂着泥石流不断地涌下,并向车辆步步逼来,下面是近百米深的河谷。他看到有一辆掉下去的东风车泡在汹涌的泥水中,只能看到驾驶的顶盖和货箱的上部,悬在半山腰上的路已被泥石流掩埋了三分之一,危险就在眼前。

  张天雄带着车上的3个人一起推车,好不容易才把车推出来,此时,所有人都成了泥人了,汗水加雨水流下来,他的嘴里一阵咸咸的味道,眼睛也辣辣的……晚上到了景洪看了电视张天雄们才知道,从绿春到景洪的这条路已被连日的暴雨摧毁了。通过持续的努力推销,张天雄的面粉终于打开了销路,当年就开始赢利。

  现在回味起那段咬牙坚持下来的峥嵘岁月,张天雄依然记忆犹新,只是心里更多了一份怀念和感恩。

  诚信立身

  “一路走来,除了把握机遇、辛勤耕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直坚持诚实守信,这也是我的立身之本。”谈到过往经历,张天雄这样说。

  在商言商,张天雄时时注重企业的信誉,并不断提高要求,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认为,诚信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加关系到群众的健康与安全。在做面粉加工时,张天雄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关,从原料入口、检测、加工、包装都制定一个整体严密的质量标准规定,建立食品安全防范措施、事故处理方案、食品加工责任落实、客户意见及抱怨处置程序。2006年,为满足面粉厂生产和市场发展需要,张天雄制定一套企业食品生产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把面粉的灰分指标由原来的0.8%降低到0.6%,比QS质量安全管理指标降低0.2%。严格的生产管理,使面粉厂的产品自检农残所有批次全部合格。自1999年建厂以来,他生产的面粉销往昆明、玉溪、大理、楚雄、曲靖、文山、红河等州市和贵州,部分产品还出口越南,从没有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也没有客户退货等不良现象。

  “只有你把群众放到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到心上。”张天雄不仅这么说,而且一直坚持这么做。为解决优质原料来源问题,他把从加工向原料种植延伸,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面粉厂通过多年的引进试种,选取了高产、稳产、抗病、耐旱、耐寒、适合本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采取向农户提供良种、技术和信息服务,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购买小麦良种22吨与当地农户签订了2020亩《优质小麦种植合同》,并为82户残疾人农户减免种子款1万元。

  为让种植户放心,张天雄在合同中定下了最低收购保护价,当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保护价时,则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再加每公斤0.05元的价格收购。后来,遇到市场价低于保护订价,他仍然严格按合同规定收购,没让老百姓利益受损。张天雄说,“宁可亏了自己,也不能让群众损失。”2008年到2012年,百年不遇的冰冻和干旱,林树、雨洒等村委会的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基本绝收。他不但走访安抚群众,还给受灾的群众免除了5万多元的种子费。

  同样,对于合作伙伴,张天雄也时刻遵守诚信之道。2010年5月,康利面粉厂与泸西县五三糕点有限公司以每吨2650元的价格,签订了50吨面粉订购合同。2010年8月,面粉价格每吨上涨到2900元,对方提出因市场原因,可以适当加价,作为弥补面粉厂的部分损失,但张天雄执意不肯接受对方的好意,分文未加,严格按照合同销售。2010年8月,康利面粉厂与弥勒县红林养殖场以每吨2000元的价格签订了100吨粗麸销售合同,2011年1月,粗麸价格每吨上涨到2150元,他严格按合同进行销售。

  张天雄说,做生意除了诚信经营外,还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随着注重客户的想法,与时俱进。他的诚信经营理念让其赢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

  实干兴业

  “我们跟康利面粉厂做生意主要是从2000年到2003年,每年最多的时候要向他们厂销售400吨左右的小麦,合作比较愉快。只要粮食质量有保障,资金从不拖欠,拉一车即付一车的钱。我觉得张天雄这个人善于学习,做事认真,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几次在厂里见到他亲自操作机器,与员工一起为企业的事忙前忙后。”曾经与张天雄合作过的泸西县粮油购销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卫生这样评价。

  热爱学习、实干兴业,这也许是张天雄不断走向成功的秘诀。据了解,张天雄很注重学习和积累,干一行钻一行,从事一个新的领域,都要扎实研究,通过买书订报,加强学习,逐渐熟悉行业发展情况。

  获得第四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后,张天雄并没有自满,而是把这一荣誉当作对自己的鞭策。“既然总书记接见了我们,说明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工作提到很高的程度上了,这对于我来说自己肩上的任务更重了。”张天雄说。在张天雄看来,现在做好本职工作是第一位的,只有通过以身作则,做好企业,才能有力量帮助更多人,进而影响身边的人,引领身边的事,让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不在我们身边发生,特别是不能在自己身上发生。

  因为多年连旱,小麦的收成一直不理想,张天雄的面粉加工面临着原料不足的严峻挑战,不得已只得转型发展。2010年,张天雄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今后的食用菌产业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他看准后随即跟进。看准市场后,张天雄随即成立了红河恒嘉生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重点发展食用菌产业。他说,等公司上规模后,将建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建立产、供、销一条龙合作发展关系,最终实现年产食用菌3000吨,产值2400万元,并能提供200多个厂区就业岗位。

  走在创业路上,张天雄时刻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人,他一直心存感激,他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回报社会。据悉,从1999年至今,他的企业累计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上百人,招聘了多名残疾人,同时,他还积极投入资金为当地群众解决修路、办学等难题,多次参与救灾捐资,为社会做出了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