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今天--鲶鱼效应


    相对于中国快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而言,理财市场的膨胀显然并不落下风。统计数字显示,在众多理财人士中,股票、基金等开户数合计达1.6亿户,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相关数据显示,伴随着居民不断增长的投资理财及资产管理需求,到2013 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全行业资产管理净值为2.77 万亿元;接连涌现、层出不穷的基金专户理财产品、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阳光私募产品及“一份难求”的信托产品,更让人难以想象这块市场究竟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场理财大战中脱颖而出的新兴派,谁将最终占据通往胜利的战壕,决定权似乎还是在数以万计的互联网理财用户手中。当然,对于主动权的争夺,没有谁不在精心布局,无论局内者,还是行外者。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微博]自诩为金融搅局者,事实正如他所愿,不管是电商推出金融服务产品,还是成立小贷公司,抑或节节攀升的第三方支付,对传统金融而言,犹如本不平静的水中,突然又杀出了几条左冲右突的鲶鱼。银行、基金、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都开始重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正在改变一切,理财概莫能外。近日,证监会新规已放开基金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基金将获得优先发展。在多家券商各自在创新业务上较劲之时,开设网上金融平台也成为重要选择之一。

  

    去年以来,多家券商纷纷花巨资成立电商部门,在这场竞赛中,登陆淘宝天猫[微博]商城成为指标之一。3月13 日,方正证券(5.91, 0.00, 0.00%)宣布旗下“泉友会天猫商城旗舰店”正式上线。此外,不管是开设网上商城还是入驻天猫商城,国泰君安、华泰证券(9.39, -0.17, -1.78%)、华创证券等券商都将金融与互联网融合起来。

  

    不仅是券商。在余额宝上线不到两周的6月26日,东方财富(20.350, -0.72, -3.42%)网的基金门户天天基金网就宣布,其针对优选货币基金的新型投资工具——“活期宝”即日上线。用户可以享受多个优选货币基金带来的投资收益,还可以通过“活期宝”归集工资卡储蓄、实现余额转卡操作,手续费更是可以低至零。

  

    还有保险业的跟进。国华人寿电子商务近日在淘宝聚划算平台推出关注少儿保障的产品——“淘气宝”,这是一份全面覆盖意外、住院、重疾、身故的一年期消费型保障产品,该款产品300 元保费即可包含3000元意外门急诊、1万元的住院医疗、最高4 万元的重疾赔付和2 万元的身故保障。

  

    陆续揭竿而起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无疑彰显出互联网平台意欲撬动互联网金融市场蛋糕、建立互联网金融帝国的“勃勃野心”。

  

    除了阿里巴巴,互联网企业也在集体“跟进”。京东商城[微博]和苏宁先后宣布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进军供应链金融;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已将财付通做得风生水起;新浪的支付科技公司已尝试发行“微博钱包”;中国平安[微博](36.91, -1.28, -3.35%)成立“陆金所”,从事小额贷款业务;人人网的陈一舟[微博]4900万美元注资“SocialFinance”;还有各类P2P网络平台如拍拍贷、好贷网等个人网贷市场,也成为风投机构新的关注目标。

  

    可想而知,互联网企业正裹挟巨大能量,成为传统金融的变革者和搅局者,对传统金融模式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