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
《说“屏”》 |
||
科目 |
语文 |
年级 |
八年级 |
教学时间 |
1课时 |
||
学习者分析 |
在课文的整体把握上,能力比较欠缺,缺乏比较系统的学习方法;在品味语言能力上,由于本课诗词较多,难于理解。因此我在问题的设置和学法指导方面,尽量做到具体,注意梯度,易于操作。 |
||
教学目标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以屏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
||
二、过程与方法 1.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 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
|||
三、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有关屏的相关知识。 |
|||
教学重点、难点 |
1. 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课件,有关屏的图片,或屏的小艺术品。 |
||
|
教学过程 |
||
教学活动1 |
一、 导入新课。1、 让学生齐背《口技》中有关屏的句子,导入文本。 2、 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
||
教学活动2 |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2、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回答下列问题。 (多媒体展示) (1) 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并说明其作用。 (2) 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请找出具体句子。 |
||
教学活动3 |
三、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 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学生阅读完后,四人一小组讨论) |
||
教学活动4 教学活动5 课后反思 |
四、品味赏析,拓展延伸。 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多见,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了它,这是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的古诗,使语言生动有趣,学生配古筝曲朗读课文。 1.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2、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五、 总结积累,拓展延伸。 1、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诗词和图片。 2、 想象一下,屏风将来会有怎样的用途?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每一件这篇课文特点鲜明,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但是这一环节我处理的不好,课堂设计不流畅,没有深入到课文中去,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上课的开始,由于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提供了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有比较好的辅助作用。但是选取的画面不够清晰和代表性。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但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让学生体会到屏风这种古老艺术的魅力。以后要加强语文课堂的艺术性,最起码要优点语文味。 这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虽然有感知,有体验,但是线条比较模糊,思路并不清晰以后要增加训练情趣,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