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意


晚上,几个曾经共事的老哥聚会在一起,由于没有任何利益纠葛,一切就只剩下喝茶、饮酒,相谈甚欢,此情、此景无他而只有快乐。
韩总讲我给了他很大影响,我平时闻听此言几乎一定会问“影响了什么”,但今天我没有问,因为韩总一直“仪表庄严”、极其认真,平素连玩笑都很少开的,是属于那种“从不虚言”的一类人。他还特别讲了计划体系和消项清单特别有用,他一直在用,我边听边点头,我愿意相信兄弟所言。
作为“回馈”,我也讲了他影响我的几件事,都是关于标准化的。其一是,他讲某公司做地产开发非常精致,户型全都是经过仔细研究的,一共只有七个主户型(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衍生户型),但个个精细;其产品中的配置也是标准化,什么样的产品配置多少根毛巾杆都是明文规定的。其二,韩总领着我们在参观杭州万象城时,评点阿斯顿马丁的轮毂,讲道:人家精品车的四个轮毂是有标准的,上面字的方向是一致的等等。
韩总还讲:他们公司检查地板铺装质量时,走上去如果有“脚感”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不计时间和成本,一定要重新铺装。
原来质量是在细节中的,而细节又是通过标准来实现的。
曾经相互影响的哥儿四个在一起喝酒,不快乐才怪。
取舍
早年间张目总曾经讲过:有人做事情就是不精致,整个一把大糙活。
张总讲的事情我见过不少,有的时候原因在于取舍。比如曾经有人指责某开发商的工程质量不好,做事不精致,其实是战略上的取舍:在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在资源有限的时候,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吧,于是就得有意放弃点什么,虽然当时或后来会很难过,但也只能如此。
共意
哲学中的“同意”一词,讲的是要舍弃点什么。另外一个给我影响的词是“共意”,说的是大家达成一致。

      在日常管理中,制度和流程就是“共意”的体现,大家共同给解决问题、行事坐卧定下一套基本准则,作为自我约束的条件,是公司实现自我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条件,这是真正民主管理的土壤。再不公司就得有一个强力的、甚至是“独裁”的领导,一个没有制度与流程约束,又没有强势领导人的公司,难有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