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反弹将逼出新一轮调控


  政府大量出让土地对楼市来说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开发商大片拿地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如果土地供应不上来,开发商的房屋供应就出现问题了,自然就会造成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失衡。但是由于现在正处在调控的关键阶段,而土地市场出现开发商血拼式征地的现象,难免让人感到,楼市又进入一轮疯狂了,房价还能HOLD吗?

  十二月二十号以后,全国有三宗土地交易备受瞩目。一个是北京通州台湖镇三宗地在土地交易中心集中成交,经过数十轮激烈的竞价,万科首开联合体以14.2亿竞得通州台湖两地块,溢价率为46.07%,折合楼面价8541元/平米。另外一宗落入北京世纪鸿的囊中,溢价率为46.63%,折合楼面价5145元/平米。

  在天津,在南开天塔道地块争夺中,拥有鲁能集团背景的北京顺义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斥资46.2亿元,以楼面价15000元/平方米竞地成功。据天津业内人士透露,这两个数字分别刷新了天津今年总价地王和单价地王纪录。对照36.96亿元的起价,该地块成交溢价率为25%。

  12月26日,上海又诞生了一个“地王”:上港集团旗下公司以56.8亿元竞得上海海门路55号地块,刷新上海总价“地王”纪录,同时成为2012年全国总价“地王”。就在国土部最近多次表示要严厉调控楼市,要求控制房价上涨的敏感时候,一二线城市的土地盛宴,不能不让人感到中央政府的调控正在失去控制,或者说已经有失控的危险。

  据统计,2010年和201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分别为29000亿元和31500亿元,而今年前11月累计,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3478亿元,同比下降17.5%。截至12月27日,北京土地出让金年内合计为616亿,预计全年在630亿以内,低于2011年的1055亿;上海前11个月土地出让金总额为756亿元,全年土地出让金肯定也超不过千亿。

  土地出让屡屡出现地王,房价再一次凸显上涨趋势。是地方政府缺钱要推高地价?还是开发商销售太好,根本不差钱?或者是所谓的购房刚需是在抑制不住了冲动?

  在新一届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住建部部长姜伟新也表示,明年在继续坚定地执行限购政策的同时,将积极研究扩大房产税试点。李克强在下基层调研时,针对农民工的问题说,建保障房有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止抬高城镇化门槛,这样农民变巿民才有希望。李克强清楚地表示,“你们提了三条政策建议:一是国家要有创业扶持政策,二是房价不要再涨,三是新农合报销要快一点。”

  应该说,不管到哪里,不管那个领导到基层,他们听到人们的要求肯定都是,房价不要再涨!

  这几天,有点出人意料的是,也可以说是有点意思的是,在北京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新任政治局委员的郭金龙书记表示,对于北京的房价,让大家放心,“防止开发商做局,用虚假信息把消费者、地方政府套进去,把北京套进去,一定要高度重视。”他随后说,还是那句老话,房价是能调控的,要用正确的方式。”

  北京市住建委主任杨斌说的更清楚,房地产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但这种发展模式不能持续,到了进一步破解难题的地步。“房价问题是突出问题,经济发展离不开地价、房价,但房价一涨对百姓有影响,房价如何调控值得思索。”

  国家信息中心最近表示,现行政策仍然不能有效逼出存量房,房地产市场供给量仍然不足,房价的合理回归变得漫长。如果现在这样的情况,不是漫长,似乎有点越来越远了。温总理在今年三月还说过本届政府有信心让房价回归理性,大半年过去了倒是鄂尔多斯、温州等地方回归了,可是北京等一线二线城市不但没回归,还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了。莫非只能靠下届政府继续努力了?本届政府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又是过年过节的喜庆日子,平稳喜庆的环境似乎也不适合出台什么严厉的政策了。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认为,如果保持现行的调控政策,明年房地产刚性需求会不断释放,推动房价温和上升,但大涨概率不大。如果推行了房产税,会导致二手房供应量的增加,可能会使得房价有所回落。

  祝宝良认为,本轮调控政策以限购和限贷为主,并未涉及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调控只是对新的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形成影响,对调控前持有多套住房的房地产所有者来说,持有住房的成本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3)》建议,要促使房价回到合理价位,限贷、限购政策仍需延续,并要全面开征房产税,形成遏制投机性购房的长效机制。

  另外,加快推行阳光法案也是有效逼出存量房的方式之一,大量腐败案件揭出贪官普遍拥有大量房产,阳光法案的推行,会让他们自动抛盘。有点根据的是,最近新任纪委书记王岐山也表示,出台官员财产公示可以列入日程,而又有消息说,人大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起草相关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