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楼市 “金九银十” 不复再现


2012年楼市 “金九银十” 不复再现
 
/黄周地
 
    金九银十,一个随时间季节消费的金融概念,却成为中国楼市的一个专属名词,而楼市的专属恰恰在于楼市主体的“六动”,即政府政绩推动,企业业绩拉动,投资者资金涌动,国外热钱促动,消费者购房骚动,专家媒体蛊惑躁动。
    楼市的金九银十,表象在于楼市成交购买力强劲,销售额巨增,实则表现为房价上涨预期高涨或上升趋势明显,在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观下,楼市向好预期才是楼市成交的核心要素。
    中国经济,明是摸着石头走市场经济路子,实则顺着政府走计划经济之路,地方政府政绩被中国楼市绑架,在中国已妇孺皆知,地方政绩俨然已经成为众矢之的。2012年,似乎这种局面有所改观。一方面,地方政府坚持经济结构转型,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挖掘其它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政府坚持楼市调控不松绑或者松绑夭折,地方政绩在楼市调控中靠边站,在上半年经济增长放缓,土地财政及楼市双双受挫情况下,地方政府仍不为政绩而在出手救市。只要政府不从政绩去推动土地市场和楼市,楼市出现金九银十基本无望。
    房企,一个被千夫所指的楼市主体,在利润最大化的营利模式中,业绩成为企业的不二之选。历年的经济数据表明,房企上半年的经济数据都略低潮,在金九银十的销售季节,摩拳擦掌地冲一下企业业绩。2012年,这种现象似乎又有所改变。一方面,公开年报报表的上市房企,在对楼市定调后,充分利用4-7月份刚需释放良机,将中低价位楼盘住宅推盘销售,提前或者超额完成计划销售目标;另一方面,在资金链不紧、降价促销无效或者对楼市抱有幻想的房企,他们选择继续观望,延迟推出中高档的改善型楼盘;又一方面,中国拿地企业相当一部分不是做楼市开发出身的,是制造业出身的,在房屋开发经营销售全程中,失去竞争力,开发销售是盲目的,高利润是他们进入而观望或者不抵从严调控而死亡。只要房企在没有业绩指标拉动下,楼市出现金九银十的概率不大。
    投资,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曾被呼为中国经济的基石,却因住宅投资投机而被扼制。中国住宅投资投机高歌猛进了10年,中国楼市也疯狂了10年,虽然专家们预测中国楼市还有20年好日子,但是楼市调控却实实在在地浇灭了楼市的火焰。“四限”,即限贷、限售、限外、限购等着实让中国楼市涨停。2012年,这种趋势似乎还在继续。一方面,限购政策实施,让中国有钱人不能买房子,住宅投资功能被废了,楼市也只能将活蹦乱跳的投资资本拒之门外;另一方面,是温州及广大投资炒房团被套牢的阴影,楼市投资回报率预期不高,投资信心不足,使得资金不愿轻易投资楼市;又一方面,在金融大闸还没放开之际,地方民间高利贷盛行,民间金融市场或者制造业对资金更具有诱惑力。只要限购等政策不松动,投资投机者的资金不涌动,楼市难以有金九银十的氛围。
    国外热钱,一直就被认为是中国楼市泡沫的一个幕后推手,在中国经济和楼市发展较好之初,大量热钱涌入中国,投机于中国楼市。2012年,这种迹象似乎相左了。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一直走高,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资在中国投资成本增加,外资会逐渐退出中国楼市。另一方面,国际经济衰退动荡,欧债危机重重,国外对资本的渴求高于中国,热钱大量撤退。只要国外热钱不增反减,不到中国楼市来促动房价上升,楼市的金九银十几率骤减。
    消费者,庞大的城镇化自住需求市场,是支撑中国楼市发展的根基。有心无力或有力无心都是需要,有心有力才是需求。在近10年的楼市发展中,收入增速跑不赢房价增速的中国楼市,骂街、骂政府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有心无力的群体,他们的骚动既引起了楼市恐慌,又坚定投机者的信心。2012年,这种骚动的局面或许有所好转。一方面,大多消费者在经历十年的楼市抗争,已经失去骚动的激情,偃旗息鼓了,放弃骚动了;另一方面,楼市涨停并带有促销微跌,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里,等待着房价的缓涨或者下降。只要房价出现不上涨趋势预期,消费者不骚动,楼市不会出现金九银十。
    专家媒体,一群似乎与楼市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群体,却又实实在在地在影响着中国楼市。专家被笑称为楼市帮手,媒体被戏谑为楼市黑手,帮手接受房企的小恩小惠在媒体或者公开场所为楼市打气,黑手接受房企的广告收入在线上为楼市推波助澜,一唱一和,每次政策出台或者楼市出现不确定的时候,这个群体总会出来秀一番。然而,2012年,这种现象似乎有所收敛。一方面,专家失去了威信,失去了作为一个专家所应有的秉性,只要在媒体上一吹嘘,就会赢得扑面而来的叫骂声,任志强不说了,牛刀不说了,易宪容更是不说了;另一方面,媒体失去了公信力,大凡在媒体上出现的楼市新闻都是正面的或者负面提无关痛痒的,这种媒体在今天这个以利益为主的时代,完全颠覆了他存在的应有价值。只要专家媒体蛊惑不躁动,楼市也将难以再现金九银十。
    2012年的楼市,政策大方向不变,楼市大环境不好,市场整体投资消费预期较低,“金九银十”理应不复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