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86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17亿元,增长4.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765亿元,同比下降6.7%,出现今年以来首个负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走出一条下行曲线。一季度增长14.7%,二季度增长10%;进入三季度以来,单月增幅均低于10%,7月份同比增长8.2%,8 月份增幅则滑落至4.2%。与过去多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相比,落差很大。这与我国经济增速基本吻合,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8.1%,二季度为 7.6%。经济增速下降使得各个环节的经济规模降低,税收必然受到影响。特别是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使得企业所得税下降较大,8月份工业企业所得税下 降15%。价格涨幅回落、实施结构性减税等使得税收下降,对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影响。
总体来说,8月份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包括中央财政收入负增长是正常现象,是过去长期非理性畸形增长的理性回归,不必大惊小怪。同时,更应该看到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些积极变化。
8月份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下降6.7%,但是地方财政收入却同比增长16.8%。这种结构变化正是下步需要努力实现的。我国财政收入中央占比过大,地方收入 比重较小的状况是下步财税改革的一个方向和重点。在投资主体由中央开始转为地方时,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是一个好现象。增加地方财力才能使得地方在 城轨等交通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上有足够的财力支撑。
结构性减税是影响中央财政收入一个主要因素。这种减税实质是中央向实体企业让利,这种让利是目前急需的,也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这对于扶持实体企业走出低迷,乃至对摆脱经济持续下滑局面都大有裨益。在目前情况下,中央财政向企业让利力度越大越好。
价格涨幅回落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另一个因素,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个有利因素。价格回落、通胀压力减缓是期盼已久的,物价回落不但惠及普通百姓,而且所有实体经济都是受益者。同时,物价回落后的财税收入才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才是不虚胀,没有泡沫的收入,才能真正做实财政收入。
虽然财税收入增速出现回落,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但是,1-8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823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044亿元,增长 10.8%。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将达到11万亿元左右。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达沃斯新领军人年会开幕式上说,7月份财政收支相抵结余1万亿元财政资金。说明我国 财政收入总规模仍然不小,实力仍很强。
从8月份财政收入结构上分析,也有几点担忧:首先,房地产营业税同比增长21%,超出税收平均同比增长7.2%的13.8个百分点。折射出近两个月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活跃,说明房地产调控受到一定挑战。房地产营业税居高不下对房价的助推作用不能小视。
其次,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1.2%,营业税同比增长15.2%,分别高于平均增速的4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无论从提振经济、减轻企业负担,还是从控制物价、抑制通胀来看,都有较大降低空间。
再次,地方税费增速太快必须引起重视。8月份,地方小税种: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长42.6%;契税同比增长17.1%;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增长27.6%; 耕地占用税同比增长28%。远远超出平均税收增速。这么大增幅,对房价的助推作用是可想而知的,甚至对经济复苏形成打压。从非税收的收费看,地方非税收入 同比增长31.6%,一个担忧是在税收下降趋势下,地方开始进行大肆收费来弥补财政收入下降。这比税收增长危害性更大。
总之,要从8月份财税收入变化中权衡利弊,趋利避害,按照应对经济下滑稳增长的全局性要求,以减税降费为导向,保持财税收入合理增长,增强财税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把控力度。
如何看中央财政首现负增长
评论
编辑推荐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