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之争背后更深层次的分析(转编)


编者按:钓鱼岛之争并非全是是领土之争,更是主权之争。这些年来都要容易为人民所理解与支持,但其后的实质却是经济主权之争,是一场货币战争。对这点,普通老百姓是无法看透和深入了解、深刻理解的。下面这篇文章,对于我们国民深刻认识钓鱼岛之争的本质,以及美国的嘴脸很有好处,特转录。

 

   1、美国通过最脆弱的希腊攻击了欧元,火烧连船使得欧盟摇摇欲坠,欧元地位大大动摇,资本快速流向美国,修复美国资产负债表;通过挑起中日钓鱼岛之争,两个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在潜在战争影响下源源流向美国,并打击日元和人民币,能挑战美元的欧元、日元、人民币受到打击,美国则从危机中快速恢复。
  2、这个时点爆发的钓鱼岛之争名为领土之争,实为美国主导的经济之战,任何争端的背后都是经济利益在主导和驱使。

  3、美国用爱国主义绑架中国政府,这就是香港某些一向反中亲美人士突然反常去登钓鱼岛的原因;再怂恿日本的2B政客,激发日本长期被压抑的领土欲望。钓鱼岛关乎两个国家政党的面子,两个民族的自尊,已经被挑起。
  4、美国在全球有两大鹰犬,非常凶猛,在欧洲是英国,打击欧元的战役中,它最积极;在亚太地区是日本,本来美国不想动用日本,因这个国家的人比较二,容易走火,只想用菲律宾挑起争端,让资本流出中国,然菲律宾不堪大用,中国用军舰加胡萝卜就吓跑菲律宾,只好用日本了。

  6、通过打击欧元,挑起东亚争端,导致资本流出欧洲和东亚,流入美国,这就是美国的QE3,而不是美联储印钞的QE3,世人翘首以待美联储的QE3是这种方式,成本最低的方式,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货币思维里,那么你就失败了,到时看资本流出中国的速度吧。
  7、对于欧元的打击,美国可以直接打击,因为欧元没有保护屏障,而中国和日本有统一的主权、军队、庞大的外汇储备,只有通过挑起争端和冲突来打击,将资本赶向美国。
  8、美联储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经常做空美元一切对手,美联储坐镇中央,麾下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出击,横扫英镑、日元、港币、泰铢等东南亚货币、欧洲,现在盯住了人民币,做空过的人都知道,一旦做空,就会变得很有攻击性,美联储也是这样。
  11、将美国整体看成一张资产负债表,最严峻的问题是债务过大,目前降低负债不可能,只能增加资本,通过打击欧元和挑起东亚争端,资本流入美国,很多会进入股权、房产等所有权领域,这样就等于增加了美国的资本,降低了负债率,同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12、美国定量宽松政策要成功须未来能退出,退不出,美国还是死路一条,因为债务太庞大了。现阶段要保证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国必须要消灭一切潜在的货币对手,一旦其它货币部分替代美元在全球的作用,那么定量宽松的负面后果就无法向全球转嫁。

  19、任何货币都有致命的缺陷,欧元致命缺陷是缺乏统一的政府信用,美元的致命缺陷是必须要成为全球的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否则美国就会引起严重的债务危机,一旦有货币在国际结算方面对美元构成威胁,美元一定会不惜一切消灭,这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国家战略。
  20、美国经济危机只度过一半,只是将个人和企业债务转移到政府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后一半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必须缩减债务,要成功的前提是美元必须继续作为全球结算和储备货币,否则退出时出售债券没人要或少人要,美国会迅速被债务危机淹没。
  21、威胁到美元全球结算货币地位的,美国必杀之,次贷危机期间,欧盟和中东提出石油贸易用欧元结算,包括伊朗,石油可是美元结算主要贸易啊,再加上默克尔宣扬欧元优秀论,次贷危机一过,美国就拿欧元大开杀戒,惨不忍睹。
  22、默克尔来中国访问,公告贸易结算用彼此货币,美国拍马赶到,希拉里一路杀进中南海,告诫不可和欧洲结盟,尤其结算货币不能用彼此货币,因中、欧之间贸易量太大,用人民币和欧元结算会大大动摇美元在全球的结算货币地位,而这又是储备货币的基础,告诫不成,定疯狂报复。
  23、更要命的是,中国和日本在前段时间竟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日本央行准备购买人民币债券,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过去敌对的经济大国的货币要是互换并迅速规模化的话,对美元的打击是摧毁性的,美国必须要阻止这种可怕的情况发生,如何阻止?钓鱼岛!
  24、于是一时间钓鱼岛上空风云变幻,战争一触即发,两国的政府都被爱国主义绑架;突然之间日本的金融大臣被自杀,疑点重重。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美元的地位,任何阻挡的国家和个人都可能会被自杀。中日战争喧嚣尘上,美国却在一边诡异的笑。
  这个就是关于钓鱼岛背后的金融货币真相。
  26、只要中国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美之间必然会爆发战争,一定会打一场大战,至于什么时候打,要看中国政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至于怎么打,钓鱼岛之战就是预演!
  27、任何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和武力作为后盾的,因为货币成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就相当于货币殖民主义,可以印钞购买世界资产,而殖民地都是要靠武力抢夺的,人民币想要抢夺别人的殖民地,避不开战争的。
  30、钓鱼岛:有人问我世界上有没有货币战争,可以肯定的答复有,货币的世界里充满战争,但掌握世界货币的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任何一家投行,一个家族都控制不了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和货币,这个世界最大的货币统治者和殖民者是美联储,是全球的掠夺者和经济灾难制造者。
  31、美国为什么要发动钓鱼岛货币战争?美国和中国可以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但这是建立在中国不能动摇美元的世界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基础上的,一旦人民币国际化威胁到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必定会用一切手段来打击人民币,包括挑起地区战争。

  32、钓鱼岛:为什么动摇到美元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地位,美国必须会消灭它?因美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是建立在债务扩张基础上,美国偿还不了这些债务,美国的债务钟已经说明了一切,只有印钞还债,一旦世界结算和储备货币地位动摇,美国经济和社会将崩溃。
  33、钓鱼岛战争已经打响,而且惊心动魄。网络上一片骂政府软弱无能之声,但兵者,诡道也,尤其面对美国、日本两个战争狂人,得更诡异,更聪明,做好更周全准备,美元指数跌破80,中国已经在抛售美债美元,货币战争已经打响,抛售美债是为和日本打仗的必须准备。

      如果说钓鱼岛事件是突然激化出来的,其实是不对的,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期激化而成。日本要所谓的“国有化”,国有化其实就是主权的日本化,那么中国包括台湾对钓鱼岛的主权争议,其实就在国有化下化为泡影了。而对于大陆而言,国内矛盾逐步激化,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最高层决策人换届,南海的争端暗流涌动,这一切都显示是非常时期。假设钓鱼岛主权丢失,那么南海那一片海权将更加不好处理。因此这个看似孤立的事件,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枢纽。目前日本人需要激化钓鱼岛事件,大陆也需要激化钓鱼岛事件,当然台湾也不可能放弃钓鱼岛,这就形成了一个短期激化矛盾,成为爆发冲突的热点。估计有三种前途:

   第一种前途,就是恢复过去40年搁置争议,互相墨守承诺的时期。外交尽管不断打仗,但不会激化矛盾。此种结局目前看似乎比较难以实现。关键在于美国会不会坐视三方和解,因为这对美国最不利。只要美国真的阻止矛盾激化,此种结局就可能实现。而目前看和解对美国不利,因此美国可能继续嘴上反对激化矛盾但实际上拉偏架的可能大。

  第二种前途,就是军队不介入,两国三方的非军事力量出现冲突,大陆的海监船和日本的巡航船冲突,台湾的护钓船也加入冲突。三方受损,但政府互相谴责并且克制,不令事态扩大。最后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或继续搁置争议。但三方的声明都不会放弃主权而退缩,这就可能为将来更大的冲突埋下伏笔。

  第三种前途,引起小规模的甚至中等规模的军事冲突。这完全是可能的。大陆和台湾不可能在主权问题上退缩。而日本似乎也不大可能退缩,如果美国不介入,会导致小规模军事冲突,如果美国介入会导致中等规模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最大的可能是两败具伤。问题仍然无解。无解的意思是,无论是这次冲突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只要不是国家的破产,都不可能在主权问题上退让。吃亏的一方还会司机反扑,占了便宜的一方也会时刻战战兢兢地防卫。

   如果军事冲突的话,日本有美国的舰队协助,可能暂时得一些便宜,但是大陆和台湾有地理之便,有雄厚的资源可以利用,因此一但陷入军事冲突,日本就不要想短期脱身,两国三地将陷入相当长时间的纠缠。台湾因此会得到美国的关心而感觉安全,大陆会利用和日本的对峙获得和台湾关系的拉近,缓解了内部矛盾。因此,经济损失最大的其实是日本。日本是不是想借助这种冲突壮大军力,最终摆脱美国的束缚呢?这有可能的。当然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会受到稍为偏离的影响,不过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阶段,影响不大。困难在于稳定南海和印度,大陆不能限于三面作战。如果日本获得中等规模冲突的胜利,那可能是美国人的损失,因为日本有可能借此摆脱美国的限制。美国的利益在于中日两败具伤。

   

 

附件一:钓鱼岛事件假象,美国一直在忽悠国人

其实钓鱼岛这个事件,表面看起来是日本皮痒了。实际上整件事前前后后,都有着人为掩盖过的痕迹。只是大家只关注国恨家仇,没有心情去仔细思考罢了。

  我没多少时间,我就简短的写两句,就当抛砖引玉。钓鱼岛不是大家想的那个样子。居然还有搞时评的跟着大伙情绪在那推波助澜的~搞时评的职业道德就是大伙脑子热的时候,你脑子不能热,要冷静思考~~

  先从东亚自贸区说起。这是整件事的核心。中日韩三国已签署了东北亚自贸区的协定。中日也已实现了双边贸易的货币互认。

  我得说的是,中国为了达到今天的这份合约,努力了至少10年。一个国家努力的方向和长期发展的政策,才是国家真正的目标和目的。

  什么目标和目的呢?你看看东亚自贸区主要是干啥的,就知道了。对,就是互减关税。然后,又签了货币互认是干嘛的呢?对,就是为了把美元踢出东亚。

  大家可以看看,美国如何在二战后迅速控制全球经济的?没错,建立了WTO世贸组织要求全世界的入盟国关税优惠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贸易的地位。美国当年是世界唯一的一个本土未受伤害的工业国家,谁最能出口?美国最能出口。那干出口的人,最希望的就是对方国家不利用关税来抬升自己货物的价格嘛,关税越高,货越贵,当地人就越不爱买。

  斗转星移,或许咱自己也没料想到有一天,咱能做到和美国二战后一样的位置上来。而这次,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本太高,才导致工业产业链输出,然后,中国凭借价格,劳动密集,工资成本低,基础教育良好等优势夺来的。

  所以,你看中国和东亚东南亚的货币互认活动,和东盟自贸区,是不是微缩版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东亚版的WTO?

  要知道,在实力还不是老大的时候,就搞这个,需要顶住多大的压力,缓慢谈判,软硬兼施,才能达到这个地步的?美国是世界老大,他能容许有人在他眼皮底下搞自己搞过的这个吗?其实,美国早就阻挠过。当初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发起东盟运动,引来中日两家同时想主导东盟,可惜97金融危机,日本不给力,而中国击退了索罗斯的进攻。压住了节奏,而奠定了东盟盟主之位。克林顿自然深知让中国当盟主的危险,于是搞了环太平洋APEC大会。只要不是东南亚联盟,而是环太平洋的联盟,美国及其盟友自然就都能进来了。有了美国、俄罗斯在,中国还怎么当盟主呢?所以,APEC的出现其实是美国想把东盟架空的尝试。

  中国运营东亚区的经济自贸区运行到今天,实属不易。

  这就好比堆沙堡一样,辛辛苦苦几十年,终于堆出雏形了。刚建好没些日子,出事了。

  东京都执事宣布要募款买岛。

  然后中国外交部小喷。

  香港保钓人士登岛

  日本保钓人士登岛

  日本政府突然出头说要亲自出面买岛。

  中国外交部要求其悬崖勒马

  日本经济大臣松下忠洋自杀

  中国渔政船保钓

  驻华大使丹羽撤换

  候补驻华大使暴病晕菜

  红字标出的事件,都是不合常规的事件!

  先说一件没被红字标出的事件,那就是中国在事发之前,是没多少准备的。与前段时间做菲律宾那盘棋不同,中国没为钓鱼岛的事情,周游列国。这不像土共的一贯作风。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中国如果主动想搞什么事,外部环境一定会做的非常充分的准备。

  东京都执事石原,自导自演的买岛闹剧,实际上就是为了选票。这个没什么内涵,动机很单纯,也很好理解。日本政府默许这一行为,也是意料之中。因为吞并钓鱼岛,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政府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默许石原的行为一方面加强日对钓鱼岛的法理依据,另一方面,这又是地方行为,不是日本官方的行为,可以严格控制事态规模。可以说,石原是个会玩的。他借助中国不想挑事,日本可以借此占小小的便宜为契机,做一场政治秀。

  外交部对石原都是小喷,因为这件事巧就巧在这不是日本官方的态度。日本官方对此没有态度,这样一来,咱外交部也不能把事情搞得太大。

  问题升级的契机是香港保钓。保钓大旗一竖,土共就不好直接出手制止了。因为再出手制止就是卖国了。但矛盾就是,土共并不想把事情搞大的。于是乎,香港的保钓,其实是添了个不小的麻烦。爱国倒是真爱国,但是方法不当。或者说是助推了事件的发展。我不知道香港这事是不是有人指使,如果有人指使,那一定是反共的高水平谋士,如果不是,我只能说,好的动机不代表好的结果。爱国的,既可能为国解忧,也可能为国添乱。

  之后的日本保钓人士登岛,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日本政府突然出面买岛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要知道,中日围绕钓鱼岛的事,也算是婆媳过招七十回了。野田是个会玩政治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政府出面操刀办事会是神马后果。如果政府出来出面办事,那么中国的反日行动,就也要相应提高一个等级了。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来做这件事,要么是被逼的,要么是有利可图。至于是什么动机,下面的松下自杀各位就能明了。

  松田自杀也令我吃了一惊。新闻依旧走起八卦的老路。研究他的健康、婚外情等问题来研究他自杀的原因。你说一个70多岁,年初刚治好前列腺癌的老男银,有个毛婚外恋啊?

  他为什么还要自杀呢?

  自杀肯定有人逼她自杀。那么谁逼他自杀呢?既然是自杀,那就没有凶手。逼死他的人是无罪的。我们大可不必为了一个自杀的日本人就向某一方兴师问罪。因为本来他们就无罪,松下是自杀的,跟任何人都“没关系”。

  逼她自杀的人,就是能从他的死当中获益的人。

  松下这几年一直致力于推动东亚自贸区的建立。这节骨眼上,正是在日本,他这个位置受压力最大的部门。

  松下一死,跟着的一批推动东亚自贸区的人,都要受影响,延展至整个东盟自贸区的核心工作人员可能工作都会遇到困难。至少是少了个出头的。至于那个晕菜的候补新的驻华大使,我没有多少他的资料,但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晕菜的应该是个亲华的。

  换言之,逼死松下的人,会在东盟自贸区的混乱甚至崩溃当中,牟利的人。

  这NM胃口相当的大,能有这么大胃口的,也就是2票人了。一票是日本右翼,另一票就是美国人。如果是日本右翼,那么做这个局的目的,就是避免日本被中国的东盟自贸区吞并,如果是美国,那么这个局的目的,就是瓦解东盟自贸区。

  我不觉得这是日本右翼。因为他们没这么大的力量来把整个局完成。因为这种事情,一旦搞不好,中国要真出手打了,日本自己就收拾不了了。不要说右翼,任何一个国家,搞政治的,都不可能主动开一场胜算不大的战争的。一般只有胜算大于80%的情况才会真的去打。比如美国打阿富汗伊拉克啥的。都是他们觉得虐他们很轻松才开战的。美国从来就不跟苏联直接对打,原因就是没有八九成足的胜算。

  而美国,则不理会钓鱼岛谁输谁赢。不管谁输谁赢,东盟自贸区都会有伤痕。

  由中国主导的东盟自贸区,都是自由贸易先行的。杠杠的经济利益在这摆着,有几个国家的政府会拦得住想赚钱,想进入中国市场的本国商业企业呢?经济利益面前,不要说这些小国的首脑,就是美国也拦不住商人们想赚钱的天性的。那么瓦解利益共同体的时候,就只能用国恨家仇了。

  中国不可能是整件事的主使,而是被动接招的。原因很简单:

  土共巴不得拖几年之后再挑动钓鱼岛。因为航母编队还没造好!航母造好了的话,不要说去钓鱼岛巡逻,就是在钓鱼岛建军港,日本敢从牙缝里蹦出个不字么?敢动的话,琉球他都不一定保得住。但现在,只要拖,中国就赢了。没必要现在决胜负。有了足够的战斗力,日本也不敢来决胜负了。

  所以,咱外交部被逼到甩出了悬崖勒马,也着实是被逼的很紧。毕竟,要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嘛。

  至于野田为什么出头,无外乎2个原因:一个是有人逼他这么做,另一个是他这么做,能换来支持率。由于前段时间日本提高消费税的事情,野田被搞得支持率创新低,再不搞点逆天的大事出来,就要继续辞职了。

  最后再说说时机,钓鱼岛的事,各位应该关注这个时间节点:就是日本政府突然说出面购岛上。9月10号。这发生在什么之后呢?9月8号,欧盟宣布定量定向量化宽松,开始给欧猪国家解套。我不知道欧洲内部是不是有国家交权了,还是德国受不住压力了。定量定向的量化宽松的方式,说白了,其实就是给欧猪国家免债,亏空由经济好的国家给补上。至于是否增发了货币,我只能说,肯定有增加,但量很少。量很少的直接证据,就是美国美联储随后宣布的QE3.美国这几个月也算是挤得够难受的,再不开QE3,美国ZF实在是揭不开锅。而千呼万唤屎出来的QE3,每月只有400亿。跟去年QE2的官方数字6000亿(实际数字会更多,一方面是杠杆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实际数字一旦抖给市场,美元信誉就甭要了)比起来,简直不够看。但也没办法,因为欧洲没开多大的口子。

  所以,这一轮美国出手了。中国再出什么招来应对,我还在观望。

  在此希望各位明白一点。出事的时候,先被愤怒冲昏头脑绝对会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至于发展到现在的抵制日货行为,我觉得这种事,适可而止就好了。这种事出来了吧,不给日本点教训,是不行的。不让他们领略一下买方市场的强大力量,他们永远会骑在咱头上拉屎。但是给多了反而损了咱们自己多年来的战略部署。毕竟,中国的外交、经贸那边的官员辛辛苦苦谈判近十年才好不容易换来的东盟自贸区和中日货币互认,因为你的怒火付诸东流只会便宜了幕后主使。

  所以,淡定点吧。政治里面水太深,能让你老百姓一眼看明白的,都是演的戏码。为了演的戏怒发冲冠,惊涛拍岸,要么说你入戏太深,要么说你看不透本质。看透了本质,也就不会再好心办坏事了。我不同意伪愤青之类的说法。毕竟年轻人精力旺盛,容易看不清状况就冲动是正常现象。愤青唯一缺的,是系统的知识梳理和细致的推理分析。再加上这种事,各种持不同意见的人的不同利益归属,以及不同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网上消息真真假假,忠奸难辨。愤青被人利用和误导都是正常的。

  但我希望,中国的青年,以理性为荣。若以无脑冲动为荣的话,中国就永远都会被暴民所挟持。100多年前的太平天国是如此,辛丑年的义和拳是如此,50年代35返也是如此,60年代大跃进也是如此,70年代批林批孔砸文物也是如此,80年代学生活动也是如此,到今天,我们依然是冲动的。

  我们已经为无脑的冲动付出了巨大代价,还要为无脑的冲动付出多少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