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的情调与刘悦的悲哀
——中国现代知识人格的悲哀
刘欢是当代中国具有人文魅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刘欢当然有格调,这毋庸置疑。但中国好声音却让我们看到了刘欢们心灵矛盾的另一面,那就是当他们面对我们这个乱哄哄的世界时,心里的迷茫与混淆是同样的纠结。
不知刘悦的feeling good到底唱得怎么样?但仍然惨遭淘汰没商量。刘欢同学的这一出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我所要做出的这个决定,只出于一点点考虑,我在中国做了快三十年的流行音乐,我似乎觉得我们好像有一点责任。可以在中国鼓励这种比较细致的表达,比较细微的表达,比较敏感的诉说的方式。这个可能是以前我们总体上比较缺少的”。刘欢若有所思地絮叨道。
刘悦悲哀地断续道:“我觉得我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嗓门,直来直往的,然后,明刀明抢的,去唱自己心中的那点小情绪,但是可能一唱出来会吓死人。但是相信我不是一个……我也有内心很细微的东西,我可能会写出来,或者是我的嘴比较拙,也不知道该怎么……不好意思说”。
没人知道,刘欢们到底为什么跑去到乞力马扎罗山脚下,非得要硬着头皮去侧耳聆听东非大裂谷底发出来的游丝摇晃的动静?
现在的音乐界就是莫名其妙,比如,不能唱出破声的就不能算是有沧桑感,就更别说是有成熟的音乐力道。音乐界为什么大都喜好破声呢?就因为破声唱出的是无奈与痛楚,而这两点又正是现代知识分子最为感同身受的。所以,他们才会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算是有品位和很真实的。当然,似乎嘶叫更像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基本的人性呐喊与诉求,可人们为什么会这样乐于咆哮呢?估计大腕们是没闲工夫去这样深究的?唯一有可能有例外的,估计应当是杨坤和他的激情团队。
刘欢们究竟弄清楚了我们时代知识人群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了吗?真是保留细语诉说这种缠绵婉转吗?不对!刘欢们大错特错了!即使是知识人群中再怎么优秀的人,也不可能替时代命运越俎代庖,并只顾自个情感,而不顾天下苍生,去尽整出一些自娱自乐来气煞人也。
因为时代在呻吟,谁也不可能去放声大笑或是流行妙曼轻歌;因为命运在哭泣,谁都不能够去自认聪明地规避。倘若当今时代正在痛楚难当,那么,我们怎么可能找到理由,以天下大义的名义,逃避到黑乎乎的角落里去,自顾自地细诉衷肠呢?刘欢们太憨,居然搞错了一件事,知识人格不可能以洁身自好与自我解嘲的方式,来糊弄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
敢问一个颇伤和气的话题,面对这样一个世界,除了愤懑与直露的宣泄以外,眼镜们到底还能为大众做点什么呢?人们除了高歌一曲刘悦的《寂寞先生》和金志文充满悲愤的《为爱痴狂》或是卓义峰那透露出绝望情绪的《我期待》之外,难道还能妄想对这个已然触目惊心的痛苦时代继续装聋作哑下去吗?
刘欢评论黄勇唱得太满未免有些草率,也正是这种知识人格退隐进颓然状态以后,才会有这样的错觉。恰恰相反的评价来自杨坤,因为他仍行走在艰难的现实跋涉感受之中。就因为杨坤仍是战士,尚未加入到眼镜成群的行列而已。
很想请刘欢老师自省一下的是,中国全部近代史的经验表明:不问苍生疾苦的纯粹技术派是没有出路的;知识人格不以天降大任为己任是不会创造出空前绝后的历史性成就的。因为大众并不能苟同那种天外的自许,而视世间的江河日下为无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每一个人都正在忙乱之中,被残酷的命运渐渐地逼进历史。
当然,像“佳宁组合”的校园里的琴瑟和鸣的清新味道,也还能引得刘欢们爱不释手,所以我们还是可以指望老刘们摆脱纠结,在时代的顿悟中,去继续震撼中国的人心吧。
卓义峰已离开中国好声音,但他的《我期待》仍然回荡在我们的耳际:
我期待,有一天我会回来,回到我最初的爱!回到童真的神采。我期待,有一天我会明白,明白人世的至爱,明白原始的情怀。我情愿分合的无奈,能换来春夜的天籁。我情愿,现在与未来,能充满秋凉的爽快……Say gooubye,前前后后迂迂回回地试探,Say gooubye,昂首阔步不留一丝遗憾!Say gooubye……
老夏
2012.9.11
001我们时代太糟,所以就能出这样的大才,这毋庸置疑。
002但前路还是看不清楚。
003纠结嘛,这一切就更说不清楚。
004不知为何?现在的人随时都会悲从中来。
005这回是真的伤心了。
006哭作一团才是真。
007小味道离我们有多远?
008现在仍然是沙哑才有男人味。
009现代标志性爷们。
010不知feeling good唱得到底怎么样?
011时代的标志性哭泣。
012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老刘还是大才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