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做空为A股敲响警钟


  60多名中国创投界、企业界人士联名指责香橼将合规公司作为目标,伪造信息撰写报告的行为,其意义显然不在“指责”本身。虽然在联名信公开的当天下午香橼即进行了反击,但香橼、浑水等做空机构在国内仍然受到广泛的质疑。

  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自2010年3月份开始遭到大面积的做空,截至目前因财务造假被停牌或退市的多达60家。中概股信用危机的出现,导致国内企业赴美挂牌变得异常艰难,也使众多欲在美国市场“淘金”的国内企业望而却步。国内企业家联名炮轰香橼或许不乏商业利益方面的考虑,但值得我们自己反思的地方其实并不少。

  在我们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常常要讲究道德方面的问题,而资本市场中则更讲求游戏规则。香橼、浑水等美国机构频频质疑与做空中概股,并没有受到来自监管部门的处罚,这说明其做空有其合规性的一面。而且,鉴于资本市场参与者逐利的本性,既然允许做空获利,而市场或上市公司给予了这样的机会,当然就会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

  中概股一般通过“借壳”的方式登陆美国市场。与A股市场一样,护航中概股登陆的美国相关中介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乏包装粉饰或夸大其词的成分在内。如果国内企业本身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并不存在什么问题,那么也就不会给香橼、浑水等机构留下“口实”,其做空盈利的卑鄙目的也就不可能达成。但正如“苍蝇不钉无缝的蛋”,正因为诸多中概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经不起质疑,被停牌或退市就成了最终的出路。

  尽管如此,香橼、浑水等美国机构仍然存在恶意做空中概股的现象。只怀着逐利的目的,伪造信息歪曲事实恶意做空中概股,须引起中概股公司的警惕,奋起反击当然是选项之一。事实上,60多名中国企业家炮轰香橼,主要针对的是其恶意做空的行为。

  转融通特别是转融券正式开始实施后,A股市场将步入真正意义上的做空时代。尽管目前融券的标的证券相对有限,但市场上并非没有融券后成功获利的先例。对于国内上市公司而言,中概股某些方面的弊端同样存在,比如财务造成假或粉饰业绩等,那么这些公司今后遭遇到做空者的狙击当然是大概率事件。

  其实,香橼、浑水恶意做空中概股也为转融通实施后的A股市场敲响了警钟。此前,因网上出现巨亏、高管被带走以及里昂人员离职的传言,曾导致中信证券产生暴跌。通过监管部门的调查,三名造谣者浮出水面。虽然其均没有通过做空中信证券获利,但此事件的影响显然是不容低估的。如何防范恶意做空者通过融券方式卖空获利,无疑是监管部门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

  无论是香橼、浑水的恶意做空,还是中信证券因传言而产生暴跌,都在告诫挂牌公司,完善的治理结构、规范的运作、严格的信息披露,才是上市公司立足于市场而不被“香橼”、“浑水”们“暗杀”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