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睢宁县百姓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需要政府部门帮助时,第一时间就会说:“上网”。上网反映民生及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都在网上说,省事省心,并却很快就会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回复,合情合理又合法,政府耐心,百姓满意,这就是“睢宁网络问政”的最实在结果。百姓有问题都会相互询问:“你网络反映的问题有回应了吗”?这也是对对政府信任的体现。
据笔者所知,作为一个县级政府,在全国第一个开辟了“网络问政”的先河,这样的勇气从何而来?很多政府对于网络还认为的新生事物,最关键还是怕,怕什么?怕百姓在网络给自已添乱,更怕反映出本地区的负面,给领导脸上抹黑无光,就采取堵删的办法对付网络的民意舆情,这样最终会形成“堰塞湖”,问题越积越多,矛盾也就越来越严重,最终成为了解不开的疙瘩,或成为了“心梗”,造成了民与政府的对立情绪。
睢宁县网络问政做法给全国各级政府解决百姓诉求开辟了一条新路,也可谓是一条开明之道,这样的勇气首先取决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开明和坦荡,也就是敢于承担责任和敢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敢于让百姓进行网络问政,心胸坦荡天地宽,这样的勇气并不是全国所有县市级政府所敢于接受的。
“有问题?——上网!”这是睢宁县很多百姓的口头禅。资料显示,睢宁全县132万人口中约有50万网民活跃在各大论坛,庞大网民队伍给有效的网络问政平台注入活力。睢宁县的网络论坛仅在西祠胡同上就有86个,通过网络问政,当地的社会稳定系数得到提高,成为全省信访“三无”县。这就说明,通过网络公开问政,政府不怕揭丑,把百姓的问题放在大家的面前,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做到了先疏后导,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解决形式,把问题解决在阳光下,政府没有私利,干部没有私心,百姓怎么能不放心?政府让百姓放心了,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这就是网络问政给睢宁县带来的和谐一面。
同样,对于网络问政一些部门开始有抵触情绪,滞待百姓,对待百姓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力而被处理,从而看出了睢宁县委县政府对于网络问政的决心和态度,让全国的目光都投向了睢宁,睢宁为网络问政得到了全国网友和群众的拥护和看好,因为百姓的疑难问题有了一个诉说解决的平台,没有勇于服务解决百姓问题决心的政府是不可能做到的。
睢宁为了网络问政的落实到位,为此立下了三条规矩:一是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二是制定《大众信息公开暂行办法》:三是制定《关于交办媒体反映事项的暂行办法》,在各局委办和乡镇都建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第一时间解答百姓通过网络提出的各种问题,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凝聚了政府和百姓的真诚互动。
睢宁县委书记王军和县长龚维芳一直在把网络问政当做一个与民沟通的首要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更近的贴近百姓,知道百姓有什么难题、想什么难题,这样也就知道去解决什么难题。只有把百姓放在心上的政府,才会得到百姓真心的支持。以德服人的政府,才会得到百姓真心回报。
“网络问政”这盘菜,在很多政府来看,不但难咽,更是难吃,把在网上提出要解决问题的百姓看做是刁民,这也就和群众人为的拉开了距离,也就是根本没有为民服务的意识。睢宁县不但敢吃“网络问政”这盘菜,更是要大胆的主动咽下去,表现出了不怕问题,敢于面对问题,更勇于解决问题,这样的政府,与百姓心贴近了,百姓有问题就去找政府,互信的桥梁搭通了,百姓信政府,政府也亲民,这就是睢宁网络问政给全国各级政府开通一条处理与民亲政互动最简易的平台,就看你们是否敢做,实际这很简单,不是胆量的问题,是勇气和为民真心服务的决心。
“睢宁网络问政”,这盘菜吃的勇气何来?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