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济南人敦厚、阔达多大节”,在这块儒家文化熏陶多年的土地上,我此次济南之行,深深感到了这种文化的厚重。
在济南古今官方、知识分子和市井百姓文化长期处于共生状态;齐鲁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的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济南包容文化特色。
说这座城市是宽容的,是你感受不到其他很多城市弥漫着的排外情绪。中国人的国粹本地人总是要欺负或看不起外地人的。有些城市和地方,比如上海总是把不会说上海话的外地人叫做“乡巴佬”、广东的珠江三角洲许多城市,不会说百话的一律被本地人称为“捞仔、捞妹”,还有汕头、梅州、福建等地,一听你讲的不是本地口音,连出租车司机也要欺负你一把,而且态度也随即恶劣起来。
“济南人却不!就连风格不同的相声、评书、京剧、豫剧、黄梅戏,抑或吴侬细语的越剧、评弹,在济南人也大受追捧。你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在济南拥甭甚多;王朔的“痞子文学”济南人读得津津有味;余秋雨纵横中外古今的文集,在济南也卖得很俏。
济南的中庸是要雅能雅到极致。你看演艺界的大小名人只要能在济南演红,走遍全国也不怕。说明济南人鉴赏水平高;再看李清照、辛弃疾、杜仁杰、李攀龙、李开先、马国翰等,哪个不是济南的大雅之士?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养花种草、喂鱼玩鸟,济南人哪个不会?全国最大的古玩市场和图书市场听说也在济南。
但要俗也能俗到家。济南人能把辘轳把子街、羊头峪、棘针市命名为街道,所以在今天的济南大街上,你会对光着膀子的男人溜街习以为常,你会对拉开车窗毫无顾忌地当众大口涂浓痰的出租司机耳熟能详。
雅与俗,豪爽与礼数,理性与义气,朴野与巧智,开放与保守,委婉与率直,这些看似矛盾的双重性在济南人的骨子里融合交汇成一体,形成了济南人独特的中庸性格。”
在济南讲课,我和力刚可是有备而去,竭尽老力地讲得有声有色,有些时段简直是超常地发挥了演讲的水平,可是在课堂里自动自发的掌声还是稀稀落落。课间我们很不解地问主办单位的人是何原因?
答曰:“海老师,你看直到最后没有一个学员早退而且都在认真做听课笔记,就是很不错的了,是对你们海李联盟最直接的认同。”
说是学员忙着记笔记忘了鼓掌,那是客观原因。他们腼腆害羞怕当众出丑,丢面子可能才是真正的原因,要不下课期间不会有许多学员拿着自己的笔记,来找我核对那句话是否记错,那个数据是否听清楚。
更奇怪的是课程结束后,学员就哗一下涌到主办者那里反应,问可不可以把我讲课的PPT复制给他们,都很希望回去后再复习重温。
哎呀!可爱的济南企业家学员,竞连直接给我这老师开口要都觉得不好意思,中庸到了何等程度?
可惜,济南这两天下大雨,也没什么心情和时间去逛逛街,只有等到以后吧。
济南人的中庸包容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