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乱世求稳,稳中求进


  要谈今天中国的经济形势,离不开对整个大的格局,即世界格局,以及中国自身发展格局的总判断。如果没有这个判断,不可能对未来我国经济走势作出有意见性的判断。大的格局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金融危机改变世界。

  从整个世界来讲,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多元化(西方国家的多元化)。西方国家中,德国应该是欧债危机最大的受益者、赢家。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语体系来讲,德意志民族终于迎来了和平崛起。这是世界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西方国家在分化,德国在崛起。当然,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崛起,俄罗斯、巴西、中国等国家都在崛起。

  金融危机以后,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不断多元化的世界,这个世界仍然蕴藏着危机。是什么样的危机?美国这个过去的世界 “老大”正在逐步地沦为“离休老干部”。这是引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专家金灿荣教授的原话。逐步失去世界老大地位的美国有一种危机感、不安全感,像离休老干部一样需要年轻人发自内心的尊重。美国要调整战略,势必影响周边的国家。事实上,近年来发生在周边国家的一系列事件,背后都是美国的战略调整以及美国人绝对地位下降的缘故,这个下降过程带来的不自信、焦虑和攻击性,导致一些更强的局部态势。这是世界大局。

  再说国内的情况。中国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在聚集、上升。今天的中国社会,比上世纪80年代要复杂,各种利益、各种阶层更加多元化。尽管矛盾在复杂化,但有一件事是必须重视的:今天中等收入阶层的人数和比例与30年前比在扩大,拥有房产、汽车、股票、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中等阶层的比重和人数在上升,这个社会主流还是向往稳定的。

  我们当然希望变迁、改革,有不满意、抱怨,但主流还是要稳定。事实上,今天中国制度变迁跟英国过去500年演进式、改良式制度变迁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这个社会绝大部分人向往的还是稳定、渐进式的改良,而不是轰轰烈烈的革命。所以我坚信,不管左派右派中派,都希望改革开放的进程能够沿着过去30年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去发展。

  一方面国际形势多元化,美国人地位下降,使得我们周边很多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国内多元化、矛盾化,但主流是要稳定、渐进式,要英国的变革,而不是法国式的革命。在我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社会形势的基本格局和思路。

  今年是政治交接年,国家提出稳中求进,我个人解读是“稳”字当头,“进”的目的是为了“求稳”。从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增长速度8.1%,上半年7.8%,明显低于2011年一季度和2011年上半年。这个趋势引发了不少担忧。尽管种种经济指标告诉我们,经济在走稳,例如,PMI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标出现了3个月的上升,恒生银行、汇丰银行的指标也开始上升,今年的经济整体上会往上走。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打包票,经济会按照现行指标恢复。因此,作为政策制定者必须作多手准备,必须要适当地“进”,就是调整。这些调整对于全年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我反复强调这是一个变迁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稳定和渐进。

  经济政策在若干方面是需要一定调整的。比如说一些基础性的建设我更倾向用“国土建设”一词,其内涵更加宽泛,包括高铁、水利建设、防止地质灾害的各种建设。国土建设需要适当加快,不仅是今年,未来一两年也需要加快,因为未来一两年不可能指望房地产,不可能指望地方政府大规模的融资项目拉动经济,所以国土建设项目现在开始应当略加调整甚至加速,这是一方面。

  第二个方面需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此弥补房地产调整带来的投资下降。另外,还要对房地产调控本身进行调整。温家宝总理的工作报告中就房地产问题讲了两句话,第一,严格执行房地产的调控政策。第二,逐步完善抑制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关键词是“逐步完善”,逐步完善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提升刚性需求。

  在抑制投资性、投机性需求的前提下,要更加精准地把刚性需求框定出来。目前的限购政策,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很多刚性需求要拎出来,跟投资需求分开,同时要用政策给予适当的保护。刚性需求本身跟消费相关,所以房地产政策,也会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税收政策也需要微调。研究税收的专家说今年的重点是把营业税改成增值税,在上海进行试点。我认为这件事情应该推进。我们呼吁财政方面的相关领导、相关部门胆子更大一点,推进更快一些,这些改变不会影响全局,所以这方面的改革应当加快。

  今年也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改革以及资源型价格机遇年,所以这些调整,可以用“推进”来总结。推进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总的说来,中国的经济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出现了非常根本性的结构调整。

  所有这些变化的产生,最应该感谢的是市场经济机制,而不是政府政策。因为市场经济机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不足,导致进城打工者的工资涨得相对比较快应该这样涨,又导致工资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GDP,以及消费上升和外贸顺差的下降,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机制带给我们的。企业应该看到这个需求。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因素仍然是城市化和居民消费升级。

  这么纷繁复杂的变化,本质还是我们持续不断地、渐进式的改良方式,只要这种方式不变,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会不断向前发展,应该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