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果会更加的严重


  2008年为了应对当时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及时出台了4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一经济刺激计划,再加上由各地方政府所配套的资金,其总数远远超过了10万亿的十分规模,至今仅仅只是已经暴露出来的地方政府的债务就已经超过了10万亿的水平了。

  不可否认,当时这一宏大的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确实对于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中国经济保持稳定与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这一投资计划是政府行为,而且其所投资的对象,在当前市场经济已经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只能是以“铁公鸡”)为主的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其所带来的对经济刺激的作用尽管明显,可是,其“后遗症”同样不容忽视。由于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这些基础实施早已经不再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时期,而是已经初具规模了。现在再如此此的大兴土木,其所带来的就只能是这些领域的产能的严重过剩了,与这种过剩相伴的除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之外,还有更加令人痛心的腐败问题,所谓路修好了,负责修路的人却倒下了。甚至,还有个别的路还没有修好,人就倒下了的。多个省份公路部门的一把手“前腐(赴)后继”倒下,以及铁道部从部长开始的重大腐败窝案就是明证。在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投资尚且如此,缺乏很好监管的地方政府投资,其所存在的问题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如果这种现象各地竞争般的搞下去,其后果一定会远比2008年那次要更加的严重。

  当前我们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刻,如果任由这种竞赛搞下去的话,只怕调结构与转方式最后都会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