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8%,GDP增速近3年来首次“破8”,创13个季度以来的新低。国际形势恶化和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等多重因素导致经济增速回落,此时,消费支撑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然而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比去年同期回落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萎缩说明消费增长动力仍然不足。笔者认为,居民消费层次较低,消费选择较少是消费持续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笔者建议应当适时采取积极措施,扩大消费品进口。
扩大消费品进口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扩大消费品进口有助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扩张。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居民消费需求有待释放,消费品市场潜在空间巨大。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品进口将有助于激发居民潜在消费需求,有助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突破性增长。
扩大消费品进口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质量。进口消费品能够起到丰富消费内容,多样化消费选择的作用,有助于国内消费者享受到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进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者福利水平。当前情况下,欧元破位下跌,人民币缓慢升值为扩大进口提供了有利时机,更多的消费者有望在购买进口消费品的经历中体验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扩大消费品进口也是导入新型消费观念,培养理性消费行为,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扩大消费品进口有助于缓解高额外贸顺差,减少贸易摩擦。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9.2%,进口增长6.7%,贸易顺差689.2亿美元,扩大了56.4%。长期以来,我国出口规模远大于进口规模的状况频繁招致贸易制裁,扩大消费品进口将有助于减小顺差,促进对外贸易趋向平衡,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扩大消费品进口有助于引导制造业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不必过度担心大量进口消费品给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带来的压力。首先,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主要目的是填补国内消费者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和有待开发的消费需求。进口商品不会替代消费者对国产商品的消费,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流量增长的促进。其次,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可以为国内制造业提供示范,向生产者传递消费者的偏好信息,从而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因此,扩大消费品进口不仅不会影响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扩大消费品进口有助于国内、国外流通渠道的对接。一直以来,我国生产企业内销和外销两种渠道处于完全割裂的状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受到很大限制。这也是我国外向型企业长期依赖于出口贸易,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出口订单内销难以消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扩大消费品进口必然要求我们在渠道建设上进行有益的尝试,使国外厂商与国内经销商实现多种方式的对接,这将实现流通渠道的持续改进,理顺渠道关系,提高流通效率。
笔者认为,扩大进口的侧重点可以放在食品、服装、家具建材、家用电器、文体用品等方面。在扩大进口的同时要规范进口行为,加强检验检疫,严控食品安全;针对不同领域产品特征制定准入标准,防止伪劣产品打着“进口牌”进入市场,扰乱秩序。
扩大消费品进口益处良多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