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关于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基本观点


  大约十一年前的这个时节,完成了博士论文《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效应与政策研究》,主题是资本账户自由化和金融业开放。论文有那个时代鲜明的痕迹,亚洲金融危机反思,中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回头再读,有些判断显然与后来的现实发展有偏差;联系当下,仍坚持文中的基本观点,今日上课时允诺摘录出来与大家共享。

  1、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资本账户自由化福利效应的新古典分析,其内在逻辑错误是将资本账户自由化等同于国际资本流动,夸大了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潜在福利效应,没有正视潜在福利和现实福利的差异,同时忽视了资本账户自由化与经济发展的可能冲突。

  2、历史表明不稳定性不是某一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的特点,而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国际金融市场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国际资本流动不稳定性的内在根源,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加强对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管理,疏于这方面管理正是国际金融体系的致命缺陷。

  3、资本账户自由化具有制度趋同效应,进行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发展中国家,保持制度的对外相容性,取得资本竞争优势,必须选择市场经济制度。这推动发展中国家改革原有制度中不合理的、无效率的部分,促进制度变迁和创新,实现经济的有效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市场本身存在种种难以消除的分割和扭曲,政府干预渗透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造成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制度要求冲突。冲突的程度将决定一国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意愿,并将最终决定资本账户自由化的程度。

  4、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自由化对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正的外部性,导致发达国家和国际社会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账户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根本就不能解决资本账户自由化外部性带来的供给问题。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能够从一个全球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中获益,但是不同发展层次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开放资本账户的利益与风险是不对称的。资本账户自由化效应的不对称性难以全球化的利益与风险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公平、合理分配,也反映了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奢侈品”特性,即资本账户自由化的要求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5、在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开放资本账户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选择,意味着在获得全球化发展机遇的同时接受风险的挑战。为了最大化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利益,保持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家要采取适度、有序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化战略。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稳定、金融体系稳健和汇率较大弹性等基本条件,还需要考虑一国其他具体情况决定的承受能力,包括外汇储备、经常账户收支、宏观调控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等。

  6、资本账户自由化利益最大化的基础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不能根据是否获得利益作为开放依据。综合性资本账户自由化方法有合理的一面,但推延到同步甚至超前进行资本账户自由化的观点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为资本账户自由化而自由化和改革,因此要审慎运用综合性自由化方法。

  7、数量性管制导致更大的扭曲,特别是寻租行为引起的腐败,抑制微观经济单位活力,比价格性管制具有更大的歧视性,造成人为的不公平,价格性管制取代数量性管制导致管制效率的提高,用价格性管制取代数量性管制也是一种资本账户自由化方式。

  8、国际货币基金的管理要具有对称性,不仅要管理进行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发展中国家,更要推进对国际资本的管理。为保证所有参与者分享全球化的利益,需要建立一个公平而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

  9、国际规则意味着义务和责任,但规则能够为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账户提供一个坚定的承诺,提高发展中国家自由化的透明度,有助于提高国际资本市场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缓和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外来压力和干预,因此需要制定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自由化规则。在规则制定中要给予发展中国家较大的发言权,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多样性,纪律约束和灵活弹性并重,要借鉴其他领域国际规则的成功经验,并考虑国际资本交易的特性。具体的规则框架是:逐步自由化原则;根据资本交易的性质设置承诺的弹性;一般取消数量性管制原则;有条件弹性管制原则;分档自由化原则;设立例外和免责条款等。

  10、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选择要立足于全面的开放效应分析,而不单单是利用外资;建立基于互动效应基础上的金融开放顺序,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开放要求为核心,处理好金融业开放和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关系,优先开放金融业,形成合理的金融开放顺序,在5年的过渡期内资本账户自由化安排和设计必须采取更为谨慎的方式推进,不仅需要考虑资本账户自身的内在要求,还需要考虑金融业开放的影响;正确处理金融开放与金融改革的关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开放进程决定了金融改革的进程,要积极主动地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为金融业开放创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要借鉴当前金融业开放与金融改革关系;在资本账户自由化方面,首先主动进行相关的金融经济配套改革,完善资本账户自由化必需的前提条件,提高对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承受能力,以避免资本账户自由化对金融改革带来过大的压力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