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关中是秦国的基地,它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不知道在现在的中国,有没有郑国渠这样的项目。
如果在现在的中国有郑国主持修建的项目或主导的产业,但愿这个项目或产业是条“渠”,是条可以为中国建万世之功的东东。
现在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自然有“郑国”,而且比郑国还要隐秘。
中国的某种产业大概会被郑国们主导着。
我不是产业的专业人士,我只是想用浅显的道理来阐述下个人的观点。
比如单晶硅,多晶硅。
美国以清洁能源之借口发展太阳能,中国致力于占领太阳能的制高点,大力的发展晶硅产业,但是目前的产能是过剩。
美国有成熟的核电技术,火电水电皆有,美国的电力系统够用,为何又突然的搞起了太阳能,而偏偏是中国在太阳能上面又超越了美国?
你会说:太阳能确实是清洁的能源啊。
是啊,确实是。
你会说:美国这样做为什么?
我想大概是为了消耗中国的国力吧。有关这点,再行论述。
既然单晶硅,多晶硅已经发展起来了,重要的是应用。不过应用于电网发电不太现实。
我有以下的想法:
鉴于太阳能热水器在中国的发展,这种方式大概可以称为微应用。
我想,我的想法是靠谱的。
用太阳能板带动风扇的转动。产品是小块的太阳能电池板,伸出线缆,风扇的插头插到线缆的插座上,可以即时的带动风扇,带给人凉爽。也许你身在城市高楼之内感受不到这种应用有什么作用,不过我觉得可以,广大的农村可以,如果政府能够推动这样的一个行为,可以消耗很多的产能,不过我想,为了顺利的推广,有补贴会更好推广,会更好的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不用电网里的电就可以风扇不停转,这样的不好吗?还可以应用到一些工厂企业的啊。
还有,
请空调厂家们优化空调的线路结构,请太阳能厂家们针对空调的耗电方式优化太阳能板。
在炎炎夏日,用太阳能板带动空调,这个注意怎么样?只要太阳能板的价格能够抵得上一个夏日的空调消耗量,就划算,就OK,如果再有补贴的话,岂不是更OK.
在楼房的阳台外侧安装太阳能板,带动居家的空调,我觉得挺好,你觉的好吗,空调厂家觉得怎么样?
但愿这个主意能够造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