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追问我对两位画友的作品评价,我一再坚持有所不便,毕竟朋友的画不可妄加评论。但是,如果不指名道姓,单纯就画论画,我还是可以说出点子丑寅卯。
记得上次聚会席上,A画友对B画友的作品冷不防说了一句:“你的画给我感觉好像是挂在庙宇里的。”当时,大家都楞了,没反应过来。这么说究竟是好话还是坏话?B画友自嘲说:“能挂在庙宇里也不错啊!”
事后想想,能挂在庙宇里的画确实不错,至少画的气息带有佛道意境,有超脱尘世的那股清气,这不就是我们画山水追求的境界么?反看A画友的作品,浓妆艳抹,烟火缭绕,虽然技法娴熟,但画面气息给予人的感觉就是浮躁,他的画适合挂在哪里呢?
能挂在庙宇里的画不是谁能随便画得出来的,只有当人的内心宁静后,笔下关照的景物才能远离尘世,才能让观赏作品的你犹如梦回前生。
A画友对B画友的这番评论,原意或许是批评,不是赞扬,这恰恰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个人境界的不同。《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有一则寓言,很好地说明了A画友的内心:“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