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拥有一台望远镜。
规格:长约30cm(可收缩),直径5cm,目镜焦距10cm,物镜焦距0.5cm
放大倍数:约20倍
成分:一个从小型激光器(当时小朋友叫它“红外线”,非常喜欢玩的一个玩具)上取下的丁点大的凸透镜,一个从军用望远镜上取下的物镜,辅料为硬纸、铜芯线、透明胶等。
生产厂家:本人
地址:我家
当我把望远镜对向天空,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在深秋季节里,夜幕降临时,在暗蓝色的天空中的星星们挂在上面,没有眨眼睛。他们一个个嵌在夜幕上,他们是发着荧光的宝石,那么悠远,那么纯洁,那么洁净,就是藏在神秘世界里的美丽希望,期待有人去探索。我拿起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对着星空,瞄准星星,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遗憾的是在我的望远镜中,星星还是星星,一点没变。
当我一颗颗巡视时,一直到西边的一颗,也是最亮的,宝石中的钻石,格外耀眼。其实这颗星,我很早就注意到它了,在太阳落山时就出来了,随着天空逐渐变黑,它也逐渐变暗,而且不断升高。不知何时就淹没在黑幕中了。我还猜想是人造卫星呢。在黄昏时,太阳照射在人造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在昏暗的天空存托下显得格外发亮。
猜想毕竟是猜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望远镜一看就知道是不是人造卫星。
我用望远镜对准那颗星,小心翼翼的调着,物镜与目镜的距离,力求图像更清晰,可是图像一直是分叉的。当我把镜头稍微向下移动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一个玲珑剔透的“月亮”呈现在我的眼前,我的手丝毫不敢有丝毫的晃动。在我的眼睛中,一个手指头大的星球,它的四周镶嵌着红绿两种光,给这个秀气的星球穿上了一件珠光宝气的衣裳。这样的一幅图我好像在介绍天文知识的科普书上见过。
显然,这个星球是属于太阳系中的哪一颗行星。于是我翻阅的一些介绍天文知识的科普书。找到了只有金星是最复合条件了,书中说:“金星是除太阳、月球外天空中最亮的星,金星常出没在朦胧的曙光的东方天空,苍茫的暮色里的西方天空。”而我观察到的这课星确实是在西边,毋庸置疑就是金星了。因为这件事,整个晚上的我的都是乐滋滋的。
翌日,阴雨绵绵,晚上没有了星空,我只好等待晴天,可是接连两个星期我都没有见到星空。直到一天晚上我又见到了星空,可是西边的那一刻钻石不复存在。在这几十天里它悄然的溜走了,此后的都没有出现。
希望能再和它相遇,或许在明天,或许在明年的深秋。
笔者写于2004年秋
本文发表于桂林市第十六中学初161班毕业纪念作文集——《粉红色的记忆》,文章稍有改动。
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本文弱弱的体现了一种科学探究精神,即实际观察,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否定或肯定猜想。在应试教育下,即使是学了科学,很多也是为了应付考试。应试教育也为我国次公民科学素质埋下的隐患。如下文:笔者从小到现在对科普书籍的喜欢,以及中学对理科的初步的学习,笔者可以胸有成竹的说我具备了科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