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超过GDP有没有可能?
||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市的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82.25亿元,接连跨越几个台阶,2010年达到495.40亿元,超过当年我市的GDP495.22亿元。从支出的角度来看,GDP的增长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或者可以说,GDP用于“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方面,我市的GDP难道仅靠投资在拉动,难道仅用于投资一个方面?投资超过GDP有没有可能?
投资项目对GDP的拉动作用,可分为项目建设期和使用期。在项目建设期,主动是通过购买建筑材料和设备等生产资料,支付建筑工人工资等途径拉动GDP;在项目使用期,生产性项目主要通过折旧、支付劳动者报酬、支付的利息、产生的利税等新创造的价价值来拉动GDP。从一个区域来看,在项目建设期,如果主要是购买外地的建材和设备,可能就主要是拉动了外地的GDP。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如果是招商引资,也就不是本地GDP的使用。所以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特别是招商引资成效突出的时期投资超过GDP完全是有可能。我市招商引资2009年、2010年分别到位国内市外的资金108.97亿元、210.76亿元,如果扣除这个因素,我市投资占GDP的比重为60~70%左右,对于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主要靠投资拉动,也基本上在合理的范围内。
从长期来看,由于受到资源环境和需求等方便的约束,投资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当前,建设用地紧张,签约项目不能及时落地,项目融资困难,已经制约着我市招商引资继续快速增长。同时投资项目的竣工投产见效,必将推动GDP的快速增长。所以投资长期超过GDP也是不太现实、不够合理的。
当然,也有专家提出,要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角度来分析GDP增长,必须要在一个十分封闭的区域内才比较合理,在这个封闭的区域,资金和物资的进出都可以进行严格的监控,比如一个国家,由于有海关和银行的监控,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分析GDP增长,比较准确,因而有参考意义。而对一个国内的城市,无法监管物质的进出,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角度来分析GDP增长其实没有多少意义。特别是在建设期,投资很可能拉动的不是本地的GDP,而是外地的GDP。所以在一个城市,更科学地还是通过生产法和收入法来计算GDP,也就是通过各个产业各个企业新创造的价值进行汇总,来得出一个区域的GDP。这要求我们,更多地从关注投入,转变到关注产出,真正让投资项目产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才可能得到实在的、可持续的GDP。2011-8-15
(本文数据来源:遂宁市统计局编《经济工作手册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