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农户结构变化突出。调查显示,“十一五”初期,由于农户信用贷款局限于5000元以内,其针对性明显趋向于农村比较贫困农户,农户小额贷款的普惠制金融服务属性得到充分体现,农村金融的反贫困功能也得到有效发挥。而近年来,由于农户贷款大额化,比较贫困农户已经难以达到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比较贫困的农户贷款开始迅速下降,农户贷款明显向农村少数比较富裕的群体集中,农户贷款的普惠制属性和政策属性以及基本丧失。
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应用率下降。调查的17家乡镇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比例已经从“十一五”初期的77.6%下降到51.3%,资金应用率下降26.3个百分点。最低的乡镇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比例甚至不足30%。可以看出,在有限的农户贷款向农村少数比较富裕群体集中的同时,农村资金向城镇集中的特征也开始突出,“两集中”已经成为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基本特性。
贷款农户结构变化突出
评论
2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