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私房菜到听私房课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见到你,我是杨思卓。从你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刻,一个领导者和他的私人顾问的缘分就开始了。

你看一些领导书,也上过一些管理课,但一定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而且旧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好象当领导的宿命就是不断的解决问题。不!最好的领导者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让问题的原因不存在。我自己在最近10年里,做了100多名领导者的私人顾问,讲了500多堂领导公开课。研究过许许多多作为领导者的难题,可以说,探索着领导者的探索,困惑着领导者的困惑,痛苦着领导者的痛苦,快乐着领导者的快乐。我之所以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绝非比他们更了解问题,而是更知道问题的原因所在。并用许多人的实践去补充一个人的实践。

人生苦短啊,我们生命的极限,在现有医学条件下,也就只有百年,而我们许多人是用了10年、20年去犯一个错误。你是在浪费生命呢,还是自我谋杀呢?其实,有些错误,别的领导人也犯过,他们用30年的时间,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如果你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借鉴他们的经验,那就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与其在黑暗里寻寻觅觅,不如借一片炽光找到出路。菜鸟级领导与骨灰级有什么区别?菜鸟级领导解决浅表问题,骨灰级领导解决根本问题;菜鸟级领导自己辛苦解决问题,骨灰级领导借助他人解决问题。

这本书为什么叫做私房课?私房两字本身就包含了隐秘和诱惑。私房钱、私房话、私房菜,顾名思义,是私人的菜、私家的菜。私房菜是官府菜的一种延伸。从前官府的厨子,制作菜式均围绕细致两个字。官府里出来的家厨,是他们财富与身份的象征。这些家厨在官府菜的制作基础上,为迎合主人的口味,进一步将烹饪技术融会发挥。久而久之,自成一种类别。私房菜最为风行时,应属晚清和民国时期,形成了好几大家族,那时在北京除了谭家菜,还有段家菜、任家菜、王家菜,他们有钱力也有精力去开发自家的私房菜。

我们会发现,在企业界,经常是不学MBA的领导MBA,不懂MBA的打败了MBA,为什么?其实是这样,在商业博弈中,当一个正确的策略为多数人所认同的时候,正确就了变成谬误。就好比大家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走的人多了,这条道路也就拥塞了。回顾一下,最近这些年有很多企业做大做强了,是他们遵从了MBA理论吗?不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做法,本能地避开了大家都走的路。我也给MBA讲课,但是需要符合教学规划,那是“大锅菜”,更高层更个性的东西,许多是在课堂上没有办法讲的。关起门来说几句私房话。这套私房课,明确地说,是为老板和想当老板的人开的小灶。不是人人皆宜,在此,思卓敬告各位:这套私房课,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基层听了虚火上升,中层听了有点发懵,高层进听了功力倍增。

今天的老板,处在领导位,处在变化中,处在竞争中,需要超越变化的学习、超越团队的学习、超越竞争的学习。并且,学得更快,学得更好,学得更高,学得更精。所以,如果你有口福,那你就能吃到私房菜,如果你有耳福,就能听到私房课。口福其实不是入口,而是入腹入身;耳福其实不是入耳,而是入脑入心。

                                                                                                          ——《统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