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关于“社保全覆盖”的利好消息不断。看了人保部最近公布的《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新农保的参保人数是3.26亿人,覆盖率是多少?暂时还没有权威的官方说法。按去年1.03亿,覆盖率23%来计算,应该参保的人数是4.5亿左右。以这个口径来计算,2011年的覆盖率已经达到73%。
今年两会上,人保部领导的说法是:“我们有信心,今年这两项制度(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人数有望达到甚至超过4亿人。”如果换个口径算大账,2011年,中国的1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25亿人,18岁以上的人口怎么也有10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将近3亿人加上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4亿人,共计7亿,覆盖率是70%。还有3亿多,亦即30%未覆盖。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显得要求高了。但不管怎么说,争取养老保障“覆盖城乡居民”的努力正在逐渐地成为现实。
然而,“后全覆盖时期”的养老保障却注定还有波折。据媒体报道,人保部官员又放出话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但这个说法遭到公众普遍的反对。人民网的调查数据,持“反对,不利于年轻人就业”立场的被调查者,高达93.3%。
新世纪以来,差不多前后已经有8年的时间,这个唤作“延退”的“钉子户”每年都要登台表演一番。反对的理由年年诉说,差不多也有一箩筐了。再重复,也无趣得很。只说一点,即所谓的“国际趋势”吧。
支持“延退”的,有一条理由:全世界都在搞“延退”,并认为这是一种国际趋势。但是,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确实有一股“延退”风潮,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个政策是针对老龄化造成的 “劳动力缺乏症”的。因为早先进入老龄化的国家,都是几百万、几千万人口的国家,老年人的比重一增加,劳动力就短缺了,所以希望“年轻的”老年人多干几年。
实行这样的“延退”政策的国家,譬如瑞典,对老年人来说,在领取退休金的总额上是不吃亏的。就是60岁退休或65岁退休,领取的养老金总额几乎是同等的。退休早,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就少;越是晚退,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就高——最后总额大致持平。显而易见,这样的“延退”政策并不是为了节省养老金。
近年来,因为主权债务危机,欧洲国家的“紧缩政策”中确实也包括了“延退”。但这是政府在已经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作出的无奈选择。但从政策效果看,包括“延退”在内的紧缩政策并不成功,现实是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的经济仍在走向崩溃。所以,最近的法国大选,社会党就要抛弃“紧缩”,包括恢复原来60岁的退休年龄。奥朗德当选上台后,就已经在兑现这方面的承诺。
在关于“延退”的讨论中,有人很欣赏欧盟成员国的强硬和铁腕。在一片反对的热潮中,照样强行通过“延退”法案。但是,这种强硬和铁腕在欧盟是有其社会基础的,因为他们的阶级阶层结构与中国不同。欧盟成员国是以中产阶层为主,以白领为主,要占到60—70%,所以能够获得多数通过。中国的阶级阶层状况恰恰相反,70%以上是蓝领。
简单地说全世界都在搞延迟退休绝对是一种误导,“全世界”的概念中还包括发展中国家。温总理刚刚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退休年龄基本上在50—60岁之间,有几个是采取了延迟退休的?仔细分析,这是有客观原因的。再说,“金砖国家”有几个采取了延迟退休的?往前数,“亚洲四小龙”有几个采取了延迟退休的?发达国家热衷延迟退休,实际上是被逼无奈。从结果看,他们的经济也并没有因此而好转。
“欧债”的本质是资本出走,并终结了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因此造成大量失业。2012年1月,欧盟27国失业率达10.1%,其中欧元区17国失业率达10.7%,创历史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25岁以下年青人失业非常严重,2012年1月,欧盟和欧元区年青人失业率分别为22.4%和21.6%。严重的失业问题深深地伤害到了欧洲经济的五脏六腑,加上资本的国际化,民族国家政府对资本的管制能力急剧下降,尤其是在纳税方面。为此,政府只能把财政税收的重负转移到中产阶级身上,这就形成了中产阶级纳税缴费养活穷人的尴尬局面。无奈的中产阶级便将此归罪于穷人的“懒惰”,最终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社会分裂——难道这些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想“民”所想,他们想要的就痛痛快快地给他们,而他们所不想要的就不要硬塞给他们,就这么简单!
就“延退”而言,按孟子的教诲:想要“延”的就让他延,不想“延”的让他退——可选择的退休(不是“延退”)也许是个可行的选项。但有两条要注意:其一,这不能包括公务员;其二,这不是为了节省养老保险基金。“后全覆盖时期”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这恐怕是首先要确定下来的一件事,不要再因为养老问题而闹得人心惶惶。
“后全覆盖时期”养老保障
评论
编辑推荐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