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有下面的言论,文章出处如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5458.shtm
那么,在转基因大国,美国公民是否认可中国专家的说法呢?最近,笔者收到来自生活在美国的中国朋友的信,在信中我了解到如下信息:
该朋友生活在所谓美国“主流社会”(即白人社区)。原来那里的超市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大米和大豆食品,且享有“天然健康”的美名。可是,大约2008和2009年之后,中国的大米和豆制食品都不见了、被泰国和日本的产品替代了。朋友就此疑问向美国超市经理寻求答案,超市经理回答说,主要缘故是进口商无法保障来自中国的产品是天然的和非转基因的,委托检验的成本太高,进口商干脆不再进口中国产品。于是,泰国和日本“乘虚而入”,以他们的天然产品(有他们国内的拒绝转基因的政策支持)替代了中国产品。
从这个例子来看,罗教授声称的“美国市场70%以上食品为转基因食品”,可能是老黄历了,或者干脆就是某人编造的谎言。这个没有经过核实的数字是不能拿来对中国的老百姓说事的。
欧美天然有机食品合作协约,无疑,将进一步把中国挤向“边缘出口国”。众所周知,欧洲对转基因食品已经说不,美国对转基因食品出现了全美性的抗议,至于日韩,他们早就对转基因食品敬而远之。中国召开的大型国际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也拒绝转基因,有机食品、特供食品都不能出现转基因,罗教授声称转基因比普通食品更安全,就无法解释上述做法的合理性。
一方面进行转基因,一方面监控转基因食品,防止扩散。如果是好东西,干嘛对转基因如临大敌呢?显然,在这里说转基因比普通食品更安全,正如去年某斗士声称转基因比普通食品更绿色更环保一样,除了声嘶力竭地喊,并不能以理服人。
罗教授的言论引起了不少争议,笔者反对人身攻击,对于罗教授的任何人身攻击我都不赞成。有理说理,谩骂不能解决问题。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这样天大的事情,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另外,网友也可从众多实名博友的留言或评论中自己判断是非。
农大教授罗云波:转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从消费者到从事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什么是转基因食品。”昨天(6月11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云波教授在北京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些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存在种种误解和猜测,而实际上,“转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罗教授在北京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对300名市民、企业代表和工商执法人员,讲解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他说,转基因食品是指生物体里的基因被以非自然的方法,使某个基因由一个生物体移至另一个生物体。“其实我们吃的每一口食物里都包含了数以万计的基因。”
一些消费者担心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发生过敏。对此,罗教授表示,“转基因食品不会增加新的过敏问题。”所有食物过敏都是由蛋白质引起的,但不是所有蛋白质都能引起食物过敏。无论是不是转基因食品,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但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都是经严格的科学评价,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
吃转基因食品,会导致自身的基因改变吗?“不可能。”罗教授明确表示,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在消化系统分解成小分子,而不会以基因的形态进入人体组织,更不会改变人体自身的基因。转基因食品十多年前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几年以来,没有发生过一例不安全事故。而国际上一些被反复炒作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事后都已被澄清。
转基因会改变食物的营养成分吗?这是另一个常见的担忧。对此,罗教授也明确表示:“不会。转基因食品必须与亲本食物有同样的营养成分,才能批准上市。”比如在美国,有超过5000种转基因食品,商店销售转基因食品不需要特别标明,而美国市场70%以上食品为转基因食品。
罗教授介绍,和传统的玉米品种相比,转基因玉米因为自身很好的抗虫性和抗病性,所以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很少使用或者不使用农药,所以,它的农药残留也会低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食用的安全性。“我们种植的绝大部分农作物都已经不是自然进化的野生种,而是千百年来经过人工选育,即转移基因或基因变化而创造的新物种和新品种。”因此,罗教授认为,转基因食品减少了虫害和农药残留,节约了生产成本。在未来的几年里,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会有更多的新型转基因食品,这不仅可以解决食品短缺,丰富人们的食品,对人们的健康也将有很大的帮助。
罗教授提示监管层:无视基因技术的发展,将使我国未来在营养、健康、医疗领域处于战略被动的局面。第三代转基因食品不但有营养价值,还有治疗功能,比如现在科学家已经成功地把乙肝表面抗原转移到西红柿里面,通过吃西红柿,人们就可以获得乙肝抗体等。因此,“转基因技术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利益、方便和安全保障”。
中国专家称转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但美国人并不买账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