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目前我国东起台湾和沿海各省,西至青藏高原和新疆,南起海南省,北至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都有玉米种植,是世界上唯一的春夏秋冬“四季玉米”之乡,但以春玉米和夏玉米为主。新中国成立以来,玉米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由上世纪50年代的11.3%、10.7%提高到90年代的20.4%、23.4%。进入新世纪,我国玉米生产呈跨越式发展态势,2011年种植面积达到5亿亩,产量达3856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3.7%。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共增产2810亿斤,其中玉米增产1539亿斤、占55%,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玉米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畜牧业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国际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以后,人们的膳食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肉蛋奶消费显著增加。美国1965—2000年间玉米饲料消费量年均增长1.6%,日本为4.1%。我国也进入这个阶段,玉米饲料消费增加加快。2010年全国肉类、禽蛋、牛奶、水产品产量分别比2003年增长23%、18.5%、105%、31.8%。同期,饲料用粮消耗玉米,由1800亿斤增加到2400亿斤,增长33%。畜牧业养殖方式的转变也增加了饲料用粮,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由过去一家一户以青饲料、米糠麦麸、剩菜剩饭喂猪,转变为使用工厂化饲料,对玉米的需求明显增加。二是深加工快速发展,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2000年以前,我国玉米深加工年消费不足200亿斤,占玉米消费比重不到10%。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业产能迅速扩展,未来在目前1800亿斤的基础上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据专家分析,“十二五”将是我国玉米供求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预计“十二五”末我国玉米消费总需求量将在4400亿斤左右,玉米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有可能被打破,个别年份甚至会出现产不足需的情况。消费增长快,是近两年一方面玉米增产、一方面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