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作为国有企业,承载着传承中医的国家使命。十七年前为了能够让王老吉这个品牌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需要、为了能够让一些老字号品牌在新时代重放光芒,同时也为了能够让广药自己在这个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多一份对市场的理解,广药集团下属王老吉药业公司和香港鸿道集团下属加多宝公司签订了一份品牌使用合同。
合同签订背景:广药集团下属王老吉药业公司的品牌“王老吉”默默无闻,毫无发展前景可言,它就一个地方性、而且是个小地方性的、说药不是药的品牌。只有当地人知道那是凉茶,也有当地人称为:癍痧。大多以沿街设小摊、小铺位为主要经营模式。我这个北方人到广州10多年了,也不怎么知道凉茶是什么玩意。
香港鸿道集团有意在饮料方面有所作为,于是乎就看上了王老吉这个在广东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他们作为香港商人自认为非常了解内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运作模式,其实这方面连欧美一些国家也知道跟中国国有企业、甚至民营企业打交道,主要是要靠公关。其实,这也是我们国家国有企业存在的漏洞和先天性不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香港鸿道集团几乎轻易就可以得到王老吉的品牌使用权。从合同的内容就可看出,每年区区几百万的使用权,而且是固定数额。这如果是在合同初期,倒是可以理解,但是,后来加多宝公司销售收入100多个亿了,王老吉这品牌的收益率急速跳升,广药集团除了个别人之外,已经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从广药有关领导受贿,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这是一场商业上的品牌使用权之争,也是商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之间的一场大论战;最重要的是一场香港商业文化和大陆商业文化的较量。在香港人看来,大陆国有企业的领导很容易搞定,也是事实,也不是事实。事实是的确有很多这样的国有企业领导在此摔跟头;不是事实是大多数还是守法经营的国有企业领导。在大多数香港商人心中,只有商业的利益,没有国家利益;他们看中的是大陆国有企业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实力,他们巧夺的是大陆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中的腐败分子。例如:万科的王石在自己的《道路与梦想》一书中曾经描述,20多年前,他们与香港一家公司合作成功,香港公司按照公司惯例给王石个人留了几十万作为感谢。后来,王石不肯要,但是香港公司要把这笔钱给王石也是公司运作的必要一环,换句话说,不好退回去。王石只好把这笔钱给公司买了车辆等物质。
综合以上,香港鸿道集团犯的错误或者说受到的惩罚来自于对大陆企业的藐视、特别是对大陆国有企业自认为只要用钱(贿赂)搞定企业负责人就可以了。这一次千亿商标之争,给香港商人敲响了警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要切实看到大陆市场经济环境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试想,如果香港鸿道集团能够多一点点对大陆国有企业的尊重、多思考一点如果王老吉成功了,商标持有人广药会怎么想,(也许是之前已经在贼船上了,没有退路了);亦或者是在商标续约方面通过正常的途径,(尤其是此时的加多宝已经很有钱了),也不至于有今天的撕心裂肺般的被夺回。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