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


  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起源于1958年。当时在小范围开展了高血压的普查工作,建立了心血管病防治基地。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T.Strasser教授希望中国参加“把有志于人群高血压防治的机构组织起来,予以激励和促进”为目标的世界高血压联盟(WHL)。中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刘力生、龚兰生教授遂在“七五”攻关课题协作组基础上,经国家科委、外交部、卫生部批准,于1989年成立了中国高血压联盟。世界高血压联盟于1989年5月12日正式审定中国高血压联盟为惟一代表中国参加世界高血压联盟的成员。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起,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组织了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60年代末,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防治项目和相关疾病的监测活动。1987年,卫生部先后成立了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防治研究的10年规划。自90年代以来,则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1997年起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高血压防治为重要内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