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亿人瞩目的Facebook终于登上资本市场了。北京时间昨晚11点,它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代码为“FB”,IPO定价为38美元,发售4.2亿股,融资规模将达160亿美元,这是美国资本市场历史上,仅次于发行VISA卡的维萨公司和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公司的第三大IPO交易。比之2004年同样传奇的网络公司谷歌上市时仅仅募集20亿美元的交易,不能不让市场各路人马有着梦幻般的感觉。按此发行价计算,Facebook目前的估值为1040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最高上市估值。
而这样一个估值意味着什么呢?
按照Facebook招股说明书的数据计算,2011年度Facebook的税后利润为10.0亿美元,这意味着,假如以市盈率来定价的话,本次Facebook的发行价是104倍。虽然A股市场也有过这么高的IPO价格的市盈率,但A股市场肯定没有与这么高的市盈率相匹配的公司。
而Facebook不同,即便没有人能够从专业上理解市场对一个高成长公司的估值正确与否、合理与否,但拥有9亿全球客户的Facebook,假如算是一个国家的话,其人口数是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国家。而这样一个国家从无到有,仅仅只用了8年时间。在这8年里,他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社交生活必须依靠一个确实的物理世界(必须依靠看得见的人,听得见的声音)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规则。
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用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络版14日的文章来说,Facebook的IPO有“七宗最”(引文括号里的内容是笔者加的):
“第一,全球用户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社交网络公司;第二,包括苹果在内的其他互联网公司都在复制它(这里所谓的复制,不是网络技术模式更新的复制,而是产品和服务机制更加人性化的语境似的复制);第三,占在线共享内容的56%(从艺术到生活,从天上到地下,这里不分种族,不分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范围无所不包);第四,无需网络浏览器(一个门户网站的浏览器拥有大一统格式,而Facebook则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平台);第五,社会事业在Facebook上蓬勃发展(更多地交流,然后更好地回到现实社会);第六,Facebook是平民文化的土壤(没有限制性,在这个平台,谁都是平等的);第七,Facebook注重身份认证(一个虚拟的真实世界,在中国还争吵网络实名制利弊的时候,Facebook让人们自由选择了以真实的脸谱进入虚拟的世界)。”
上述“七宗最”在Facebook的招股说明书里有简单的说明,招股说明书里说:“我们的任务是让世界更加开放和连接。人们使用Facebook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连接、发现周围所发生的世界大事、共享和表达人们关注的事情。开发者借助Facebook平台开发应用程序和网站,并集成在Facebook中以覆盖我们的全球网络用户,创造更具个性化、社交和迷人的产品。……我们相信,对于加快、简化、丰富人们相互之间的通讯方面,我们站在业界的最前列。Facebook已经成为我们用户日常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
上述的说明并非只是Facebook自我陶醉,而是由一系列真实数据证明的。招股说明书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拥有8.45亿月活跃用户,相比2010年12月31日时的6.08亿增长39%,而8年前的世界还不知道有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地球上全不分种族、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进行共享。
Facebook上市了,有人看到了资本的胜利,看到早期那些投资者获取了暴利,不到8年,世界投资回报率达到5000倍;而有些投资人甚至像是无意之间取得了如此高的投资回报。比如早期无法拿到Facebook工程款的办公室装修者,他们拿回了一些股票。如今这些人有福了,赚了如此多的钱。
这样的事情在A股可能也有,但大都饱受争议。2010年创业板在中国甫一出现即出现这样的争论。当然中国创业板至今有市盈率不比Facebook差的公司,但它们中间肯定还没有比Facebook伟大的公司。这些中国创业板的公司也疯涨过,造富就变成了A股市场的某种主流意见。对各种股东财富增长的关注超过了企业本身,让人担心在此过程中创业精神泯灭了,而资本对财富的夸张却被放大了。
Facebook同样可能面临这样的判断,不过它有理由拒绝这样非好即坏的判断。因为Facebook不是互联网技术的盛宴,也未必是资本者的大餐。从极为客观的角度说,尽管Facebook有着极为鲜明的产品及服务创新,但从本质上说,它并未改变互联网的物理技术基础,也没有彻底的技术性质的革新,它更像是建立在“秦砖汉瓦”似的互联网基础上的文明进步,它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也是顺理成章,是前有来者(微软、雅虎、谷歌),后有追兵(推特)的。
一句话,Facebook上市了,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文明化的阶段,不仅追逐互联网高成长性的资本会逐渐理性,即便它的未来可能都会更加清晰地展现为寥若晨星似的的几个伟大公司就如同在美国数来数去也只有三家汽车公司了。
秦砖汉瓦的Facebook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