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禅虽已逝 慈善阳光照人间


   一代高禅虽已逝   慈善阳光照人间

 
           -----回忆与本老结缘的珍贵情景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   (QQ421184777,电话13766307454)
一代高禅虽已逝   慈善阳光照人间
中国佛门泰斗本焕长老生前像
  
  2012年是多事之秋,中国佛门泰斗本焕长老于4月2日零点36分在深圳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106岁。高僧圆寂,举世悲痛。当日, 数万群众到弘法寺吊唁,下午3点,在庄严的佛号声中,本焕长老法体被请进佛龛,由方丈室移至法堂,开始接受佛教信众和社会人士吊唁。长老端坐佛龛,面色红润,如同生前接受信众朝礼一般。有数万群众排着长龙双手合十或手持花束,在法堂前瞻仰长老法容,送长老最后一程。我与其他佛门子弟一样,连日来沉浸于追思之中,缅怀本焕长老为弘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自我与佛结缘以来,一代高僧本焕的名字深入吾心,因为听师兄杨钧说,他曾拜谒过这位百岁高僧,让我心生羡意,何日我也能有缘拜谒本焕大师呢?
 
      2008年阳春三月的一天,我与杨钧等人兴致勃勃地来到仙湖植物园游玩,当听到弘法寺就在园中,更是兴奋不已,心想我朝思暮想的佛教圣地就在眼前,可谓心想事成。

  弘法寺坐落于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内梧桐山麓,环寺皆树也。从植物园上弘法寺有三公里的山路。一路树阴生凉,鸟鸣添幽,转过一个弯,抬头便能见到远处的弘法寺了。但见银墙金瓦,斗拱飞檐,翠树拥托,氤氲覆罩。

  怀着恭敬之心,我与杨钧拾阶而上,他老马识途般引导我直奔最高处的方丈室。我心生崇敬之情屏气凝神走近方丈室,正好本焕大师端坐着接受来客的拜谒。杨钧见有人走出,捷足先登行起拜谒礼,很快轮到我拜谒,我激动地边拜谒,边口中喃喃有词:“大师,我千里迢迢,向您请安,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我是学佛之人,一定好好弘法......”。本焕大师面含微笑,点头致意。与高僧幸会,是人生难得的机遇。 我与杨钧抓住了这一宝贵的佛缘,拜谒了我们心中敬仰的禅宗大师本焕。

  从本老方丈室走出,我从本老慈和的笑容中读出了人间佛教的慈爱精神实质,其实在本老喜悦神情之中还有一份坚韧,他室中挂着他所写一幅字:“不为自己求安乐,便愿众生得离苦”。此对联正是本焕大师的一生辛劳弘法的写照。

  据了解,本老俗姓张,名志山,生于1907年9月,祖籍湖北省新洲李集西张弯村。出身农家的本老小时上过私塾学堂,勤而好学,慧根独具,年仅12岁便读完四书五经。孔孟儒学思想的潜移默化,为其日后信佛研经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根基与传统文化基础。后因严父辞世。本老作了徒工。因感时政腐败,公理不张,常到报恩寺听传圣法师讲经说法。于是佛根深种,殊缘萌发,遂立志远红尘,入空门,投传圣法师门剃度为僧。从此踏上了芒鞋布衣的苦修生涯。

  本老30岁时大发宏愿,赴山西五台山文殊道场参学精进。于1937年1月三步一跪,沐雨栉风,日行3里,历时数月。及至五台圣地,又如三步一跪参拜五个台顶。虽两脚起泡,双膝磨茧,却甘之如饴,充满欢喜。随后住进碧山寺落脚修行,于五台山期间。本老曾在栖贤寺闭关3年,白天阅大藏经6000余卷,晚上放公德焰口千余台,为其日后修行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本老一生致力弘法,兢兢业业。早在1938年他深感生于末法时代而幸未失人身,又能耳闻目睹正法之伟大,顿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之心,刺指、舌之血,耗时十年,流血无算,书写了《楞严经》十卷,《地藏经》三卷,《金刚经》、《普贤行愿品》和《文殊师利法五子经》等共二十卷,计20余万字,以此报答佛恩、众生恩,以有无始至今、过去、现在一切父母抚养之恩。

  在本老的方丈室中有一座虚云长老的头像。这位近代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高僧早已登极乐,而他的弟子,年近百岁的本焕依然传承其衣钵,继续着苦修。本老弟子侍者印顺对我们说,本老今仍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诵《普贤行愿品》一十八遍。

  本老一生经受磨难,但弘法之志坚定不移。本老从1958年受了十几年囹囫之苦,对此从无怨怼之心,反而对人说,若非那些年的牢狱之灾,自己的色身恐怕有不保之虞,也不会有弘法利生的今日。平淡的话语之中,令人咀嚼出一种得道高僧大彻大悟、超凡脱俗的境界。我们学佛之人要反省自己一言一行与佛祖教导相差还有多远?为弘法做了多少事情呢?学佛之人重在践行,要在生活中以自己实际行动实践佛教的理念。
 
 本老一生弘法的辉煌业绩成就了他在中国佛学界的崇高地位,他是中国佛教禅宗之临济宗第44代传人, 深受海内外佛教信众崇敬与爱戴的禅门尊宿,也是一位践履人间佛教思想、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佛门泰斗,被誉为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光辉典范。
        我在本老这座巍巍大山面前如同一棵渺小的小草,因为心地积有不少尘垢,不过受到本老亲切接见,心窗打开,春光洒入,心地亮堂,想到今生自己与本老也有佛缘,心生感动,双眼蓄满热泪,夺眶而出。

   为何弘法寺香火旺盛,当然是因为众人慕名来拜谒敬爱的本老,所以说弘法寺因本老而闻名于世。再就是弘法寺坐落於深圳市东郊——有深圳“绿色心肺”之称的梧桐山麓。它背靠陡峭叠翠的山崖,前临涟漪万顷的仙湖。此风水格局的确是藏风聚气之地。人们在礼佛后还可亲近美丽的仙湖,舒缓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在礼佛之后我们一行,考察了弘法寺及其周边环境的风水。
  该寺坐东南,朝西北(坐山立向为乙辰山辛戊向之间界缝的小空亡},依山拾级而建。占地面积二万三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一万五千平方米。沿中轴线自下而上建有:山门殿、天王殿、佛教文化展览楼、大雄宝殿、藏经楼。两边及侧面分别建有客堂、祖师殿、伽蓝殿、钟鼓楼、观音殿、地藏殿、功德堂、方丈楼、退居楼、卧佛殿、斋堂、禅院、僧寮、客寮、云水堂等。其中的斋堂可称得上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斋堂之一。雄伟的大殿、秀雅的卧佛殿、质朴的禅堂、俊巧的山门殿,斗拱飞檐,层层叠叠。诚如有的信客描述的意境那样:“水连寺,寺含山;绿树黄瓦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下。晨风里,鸟话花香梵音起;夕阳下,青山无语问禅家。”

  我们伫立仙湖堤岸,远眺梧桐山脉,群峰簇拥,气势磅礴,有如万马奔腾之势!,弘法寺端坐秀峰之中,左右为护砂有情围拱,向对湖水正中,案山几重,朝山秀丽,宾主相应,四水归池。真为形止气蓄之天然佳地。

  天下名山寺居多。风水宝地因有名寺而益加景秀,当然最大的风景是一道高僧人格美和渊博学识铸就的人文风景线,本焕大师就是弘法寺,也是中国佛教界的一道永恒风景线,必将与日月同辉!我们心中永远有一片圣地祭奠本老!本老,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正如由净慧长老主法,说偈云:“本性如如不动尊,幻生幻灭等浮云。双林潛影归真际,乘愿还来度有情。”
一代高禅虽已逝   慈善阳光照人间
作者与师兄杨钧合影于弘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