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先生说了这样一段话:中产阶级还很幼稚,对自己根本利益在哪里不清楚。以为我只要有一个房子,开豪华车,老婆孩子怎么样,就行了。实际上如果社会不完善,个人前途是没有保证。另外就是穷怕了,他就奔自己,想自己那个小家了,公民意识不够。公民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好歹都跟你有关!
一直以来,就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识数,却发现,很多人就是只愿意和动物一样反射,而不肯和人类那样思考。比如,谈到北京人多地少,他们不看数据,甚至不敢听懂数据。谈到房价高和合作建房,他们不敢面对首付和月供的数字,更幻想绕过合作,直接谈便宜房子。贪婪的结果,通常是被骗,就好像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腐败一样,是无数次被证明了的事实。
可很多人就是总幻想,这个世界上,有那种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的好人。可以被信任,甚至把钱交给他,然后等着分钱。宁可每年用两千个小时去上班,赚每小时50元甚至更少的钱,也不愿意按照规则,拿出一定比例的积蓄,尝试着去赚每小时500元或者更多的钱。甚至于,连每个月看12张表格,每年轮值最多3次,去核对一下日流水表,都觉得太累,或者没必要。
在2012年1月2日,我希望能写一篇简单的文章,说一点很容易搞懂的事。
⒈ 这个世界上,没有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可以在不被监督的前提下,值得信任的人。所以,合理的监督,对信任别人和被人信任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保护。任何一项投资,一笔生意,如果具体到每天的日流水表,都是很容易搞清楚的,每项收入,要有票据,每笔支出,同样要有。至于是发票、收据、还是收条,都不重要。让被监督的个人或团队,把票据粘贴好,象我们报销时那样,拿给轮值的人审核,核对数字和票据无误之后,签署上审核人的名字,写出当天的总支出、总收入、账户余额,就生成了日财报。把一个月的日财报写入一张表格,就是月财报。日财报,通常建议全体股东或者审核人团队轮流审核,月财报,则应该通过内部网站和电子邮件进行公示。当然,很多人并不懂该怎么看月财报,就好像警察做酒精测试,数值多少意味着什么一样。但这其实根本没什么奥妙,很多人都知道,30以内是非酒后,80以上是醉驾。而对于企业财务来说,可以给企业设定一个年度任务,比如,年收益率20%,那么,每投资1万元,就意味年度任务2000元,每季度的任务是500元,而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日收入目标,和日支出目标,也都可以被明确的计算出来。对于每个股东来说,审核日财报的目标,是监督是否有收入未被列入,或有支出票据不实。阅读月财报的重点,则是当月是否完成了应该实现的营业收入,是否控制住了成本不超标。如果把这些都备注在报表上,活着让大家向了解酒驾一样,记住有关数字,监督就是一种很轻松的工作。即便对于未经培训的人来说,10分钟之内,搞定日财报审核,或者读懂月财报信息,都是很轻松的工作。而在月财报基础上,按照规则去读懂季度分红表,也同样是轻松和愉快的。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这样的制度,而是每个人只关心自己,那么,就算你拥有再多的钱,也不可能拥有持久的财富。黄光裕、张曙光,就是证明。当然,他们破产,绝不止因为名字里有个穷光蛋的光字,而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相信制度。在财富积累阶段,钻制度的空子可以更快致富,但到了财富兑现阶段,没有制度的保护,就是一种致命的危险了。
⒉ 在对监督和监督需要的工作量有所了解之后,我们要谈谈共赢的问题,监督和被监督的前提,是彼此存在共赢,说简单些,就是双方对于因为这种关系影响的财富,有一种合理的分配约定。而很多人是不懂这个道理的,所以,他们贪婪,而贫穷。以北京市国土局官员和北京市民来说,国土局官员因为市民不肯给与合理的提成,而把土地贱卖给开发商,以谋取贿赂,但风险巨大,且收入不合法。北京市民因为不信任,而被动的成为钱权交易的受害人,在平均楼面地价5000元左右的前提下,被迫负担每平米20000元的房价。在此,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按照每平米平均6000元的楼面地价,4000元的建房价招标,其实大家是可以平均每平米节约1万元的!但是,国土局官员为大家节约这每平米平均1万元,应该得到多少奖励呢?是节约额的10%?还是3%?如果您非说那就是他们的义务,那我也没啥好说的,因为与不肯共赢的人,没什么好谈的,他们只能因为贪婪而导致贫穷。
⒊ 对共赢有了初步认识以后,我们来谈谈总量和平均的问题。很多人都会用百度,可以搜索到北京市有16808平方公里的面积,也会计算,按照3000万北京人,每人30平米生活用地计算,只需要9亿平米,也就是900平方公里,就能让每个北京人,在自行负担地价款和建房成本以及管理税费的前提下,住上满意的房子。比如:
希望容积率1.0的3口之家,可以住上90平米低密度花园板楼,
希望容积率1.5的3口之家,可以住上135平米的六层板楼,
希望容积率2.0的3口之家,可以住上180平米的电梯板楼。
当然,想住更大的房子,只要提高容积率,并且支付相应的每平米费用,就可以实现。不过,有些人很富裕,是不满足于区区一套房子的,那他们就应该为拥有更多房产或土地而支付房产税,并且接受超额累进,也就是房子越多,税率越高的制度。就好像收入越高,税率越高的道理一样。
对于政府来说,只要把地块划分成楼座,再根据楼座的容积率把申请人分类,根据楼座的地段把价格标明,让大家自由申请,并且认购即可。当然,进一步的建议,就是要求每1平方公里生活用地内的全体居民,为政府承担30万平米配套经营用房的代建成本。将来这900平方公里生活用地上,将有2.7亿平米配套经营用房,政府可以通过分享一定比例的租金,得到丰厚的可持续收入。比如每平米每年平均给政府提供600元租金分红,那就是每年1620亿。而靠卖地,政府无论如何是拿不到这么多钱的。
当然,这其中,无论卖地,还是租金分红,都应该给全体公务员一定比例的提成,我建议是3%,至于具体是多少,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总之,不应违背共赢的基本前提。
⒋ 很多人会觉得我这样想,简直是理想化,其实,这根本就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事。共赢的事情,只要大家都签字授权我去做,是很容易实现的。具体到我举例的这个土地和房子的事。大家回答并且统一一下认识:愿意接受多少钱每平米的房价?愿意给官员多少比例的提成?每个人都签字,向政府申请,要求政府给与每个国民30平米生活用地的免税指标,政府会意识到,对于有16808平方公里的北京来说,给3000万居民提供900平方公里生活用地,是很轻松,而且合理的。而官员们也会意识到,如果按照每年上千亿的交易额,拿出一定比例的提成给他们做奖金,比他们去索贿受贿要安全很多,自然愿意接受。而从我组织合作建房多年的经验来看,说服大家,让大家接受一个合理的模型,则是其中最难的部分。因为,太多贫穷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贪婪。比如,身家500万以上的望京著名钉子户,就只因为贪婪,而堵在马路中间,被千万人唾骂,住停水的房子,领低保窝囊了很多年。和这种五百万富翁们谈公民意识,难度太大了。
⒌ 在此,我先初步提出一个模型,供大家参考:
全体接受以下条件的市民,不要管别人是否认可,您觉得合理,就可以签字,就好像合作建房,别人说芍药居还是太贵,您觉得合适您就签约,不成,您和别人一样,成了,您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不要被贪婪迷惑了您的心智。
⑴ 政府应为全体市民提供每人30平米的免税生活用地;
⑵ 全市每平米平均地价9000元,并根据地段建立模型;
⑶ 希望认购的市民,根据希望居住的容积率和地段,填表并预缴认购款排队;
⑷ 每个楼座,都在有80%面积被认购后,自动购买生效,全体认购人评标;
⑸ 设计方案、承包商、承包价等细节,都由全体认购人投票确定;
⑹ 每平方公里土地,要建30万平米配套用房,且按4:4:2的比例,由政府、承包商、居民分享租金收益;
⑺ 取消拆迁,政府通过回购的20%房屋,组织希望被拆迁的家庭现房置换;
⑻ 拿出地价款、租金分成等收入的3%,作为给全体公务员的奖金;
⑼ 取消土地使用权年限制约,并对占地面积超标家庭收取房产税;
也许需要举个例子,比如,一个3口之家,想在五环边申请一块90平米的免税生活用地,政府提供的模型现实,该地段地价每平米5000元,则需要支付地价款45万,然后根据选择的容积率,比如2.0,等候政府提供土地。按照3个单元,15层,1梯2户,每户180平米计算,因为只需要80%的地价款,所以,在凑够72户这样的家庭,交足3240万以后,就可以由这72家一起,通过招标选择72户满意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交钱的时间顺序依次选择房号,即便是最后一个交钱的家庭,也有19套房子可以挑。之后假如这72家一起选中了万科作为承包商,万科的报价是每平米4000元,则万科只要按期建成房屋,通过第三方验收,就可以得到这72家和政府提供的90套180平米房屋每平米4000元,总计6480万元购房款。而对于每户来说,180平米房子,支付了45万地价款+4000元每平米x180平米=1170000元,仅仅117万,每平米6500元,就可以住上满意的豪宅。
我承认,虽然这样房子确实便宜了,但也会有很多人买不起,那也没什么,买不起大的,可以买小的,比如只买得起58.5万的房子,那就别非住180平米,住90平米也很不错了。毕竟,想住大房子,开好车,是要用钱来买单的。
另外,很多家庭是已经有房子,想改善的,可以用原来的房屋,冲抵一部分拆迁款,也就是到政府去申请被拆迁,然后接受政府提供的评估价,通常是个面积,比如,折合某区域的房屋多少面积,然后,多退少补,直接选中满意的现房,签合同,交余款或者领差价、然后搬家。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不是大家又便宜又好的住上了满意的房子,而是要给全体公务员合理的提成,比如,每套117万中,给全体公务员3%的提成,35100元。说实话,真的不多,去中介公司,收的都比这个多很多。
另外,就是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这样一来,不仅政府不需要贷款储备土地,而且还可以和银行合作,赚一点资金管理的利差。更重要的,就是假如按这个标准执行,我相信政府每年的土地纯收入,都会突破2000亿。何况还有超标准家庭需要支付的房产税收入。
共赢是很重要的,通过共赢,才能让住房人、公务员、政府都满意。而对于银行和开发商来说,也会很满意的,毕竟不用垫付地价款,对开发商来说,绝对是件很爽的事。而对于银行来说,贷款风险变小,管理资金规模增加,都是梦寐以求的好事。薄利多销,和做生意的人谈这个,比较容易沟通。
本来该结束了,但还是要赘述一下,如果真这样搞,就可以通过信用交通,让全体市民从此享受免费信用出行的优质服务,谁不愿意享受清洁的空气,信用的交通和免费的出行呢?想得到,那先就承诺合理的付出吧,因为付出是得到的前提。
工薪族怎样才能住上180平米房子?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