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抄袭,不腾讯


不知从何时起,每逢节假日前夕,互联网圈都会掀起一轮“腥风血雨”,今年也不例外。412日,网易发布声明,称旗下新闻客户端遭腾讯抄袭,认为腾讯新闻iPhone客户端2.0版在产品整体布局、跟帖页面、图片浏览页的设计上直接抄袭了网易新闻客户端,要求后者下架该应用。腾讯方面也迅速做出回应,先是一招“狸猫换太子”,将其2.0版本所谓的“大量创新”归功于同之前的1.2版本进行比较。随后又试图在产品发布时间上“抢占先机”,依旧用其那惨不忍睹的1.2版掩盖“克隆2.0版”,试图尽快平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消息一经发出,网易和腾讯这两家互联网巨头,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个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文艺青年,另一个是争议频频、千夫所指的2B青年,为何会发生这种如此低劣的抄袭行为?为何网易又一次躺着也中枪?

作为用户,也许我们并不关心这场战争的输赢。在这个“产品为王,内容至上”的时代,只有好的产品,才能留住用户的心。因此种种的疑问,最后的焦点都将聚焦到产品上——网易新闻客户端究竟是什么?

曾几何时,“新闻”的代名词就是每天19点钟准时开始的新闻联播。Web 1.0时代将用户焦点从电视移植到了门户网站,web 2.0又进一步开放了信息源和扩散渠道。而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海量的信息都汇聚到了一个3.5英寸的手机屏幕上。

无论是从产品研发的技术门户,还是产品中的内容素材,新闻类移动应用终端都不是一款高门槛的应用软件,为何腾讯会做出如此“纳米级”微创新呢?产品能够被抄袭,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它在同类产品中的领先地位,因此我们可以从腾讯的几个“抄袭点”入手,全面的了解网易新闻客户端。

Ø         整体布局

一款优秀的移动应用终端,在整体布局上定会“费尽心机”,抓住用户直观感受,留下完美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成功了一半。从图中很容易发现,网易新闻客户端采用导航栏+大图+标题的首页布局,43 标题配图比例,加上右下角评论数量显示,可谓在3.5英寸的范围里将内容和体验都做到了极致。

反观腾讯,在初版中依旧采取“文字罗列”的方式进行排版,而新版中干脆直接用了“色差”方式进行了所谓的重大革新。


Ø         跟帖页面

都说网易“淫才济济”,这一点从他们的新闻话题设计以及跟帖评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网易率先将新闻内容下的“互动”搬到了移动终端,实现了PC端和移动端的内容互通,进一步扩大信息的交流范围。而简单的交互设计又将看贴、回帖、顶贴融为一体,剪枝蔓,立主脑,将复杂的互动过程简单化。

腾讯方面,由于没有网易的“人才”资源,只得照搬躯壳,却无法复制网易新闻中最经典的内核。


        

Ø         图片浏览页

随着3G网络的普及,图片和视频在移动终端上已由“可选套餐”变成了“必选套餐”。对于新闻客户端来说,单纯的文字内容、网友互动,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阅览需求,高清图片的预览必不可少。

网易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腾讯也迫不及待的将“蟹钳蟹爪”粗暴的吞了下去。


Ø         还有一些,你学不来

也许是见了太多的“不知廉耻”,腾讯在这次抄袭风波中也显示了仅存的一点“良知”。网易新闻客户端的一些附加功能,如夜间模式、内容定制、天气查询等,不知是夜以继日的模仿让腾讯的设计师们无力为之,还是有意的有所保留,腾讯的这次版本更新后依旧保留了一些“大同之下的大不同”。

更值得一提的是,418日网易正式对外发布了网易新闻客户端Ipad版,在延续原有客户端的加载速度快、更新推送及时、界面友好等优势的同时,不仅适配苹果的New iPad的视网膜屏,并充分结合iPad的交互特点进行了深层的用户体验革新。这次革新,更是将腾讯死死的踩在了脚下。

 从网易印像派的“无设计 不生活”,网易优惠券的“无优惠 不网购”,到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无跟帖 不新闻”,所谓树大招风,网易不仅引领了一股Slogan效仿热潮,更掀起了互联网的“抄袭”浪潮。

互联时代,产品不息,抄袭不止,谁主沉浮?一场场“刀光剑影”接连上演,但作为用户,我们只希望看到更多如“网易新闻客户端”般的优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