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个别农产品价格上涨就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


个别农产品价格上涨很多时候是市场正常现象,通过市场可以自发进行调节。比如大葱的价格上涨,大家可以暂时少买或者不买大葱而转向洋葱等替代产品,这样大葱就难以维持高的价格。因为农产品一般都是数量巨大,生产经营分散,具有易腐烂的性质,即使是投机也没有办法长时间大量完好地仓储和保存,减少购买就会导致价格的回归甚至下降。如果消费者都这样看待大葱涨价,理性消费,这个市场就成熟了,也就不再会有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了,消费者的农产品支出水平也就稳定了。从生产的角度看,价格上涨了农民就会增加供给,而价格下降了就会减少供给,价格会引导农民的生产行为。而如果依靠行政干预往往会把握不好复杂多变的供需信息,经常会放大信号、干预滞后,会导致市场价格更大的波动,阻碍农产品价格向均衡状态的回归,到头来还是生产者、消费者两头受害。

虽然我们看到大葱价格上涨了许多,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短缺。而如果干预不当,就会出现短缺或者过剩,就像我们经常遇到的场景:居民有钱也买不到大葱;或者大葱价格极低、烂在地里,农民遭受巨大损失。

如果所有农产品价格都过度上涨,那就有可能是通货膨胀问题。这个时候不仅是农业这一个行业,其他行业也都会出现类似的涨价现象,仅对农产品价格进行控制是无济于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