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管理体制的三大问题


  最近在各媒体披露的美国CCI公司也就是美国控件公司行贿中国企业的报道中,先后牵扯到了八家企业,而且都是大型国企,这对中国国企形象造成极坏的影响。在美国司法部起诉书中出现的六家企业是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中石油物资装备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国华电力。比如在1999年到2000年间分别向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官员,支付一次2.2%的回扣和两次5万美元的贿款。2003年10月21日,美国CCI公司通过加州富国银行向纽约马隆银行的账户支付2.45万美元,用于支付中国企业客户孩子的学费。

  起诉书中还提到美国CCI公司还经常以考察或者培训的名义,安排中国企业的员工或者亲属、朋友,坐飞机头等舱、住豪华酒店,到美国夏威夷、拉斯维加斯、迪斯尼等景点渡假。

  美国司法部网站日前通报了CCI行贿案及涉嫌企业名单。中石油、中海油、大唐电力等9家中国企业出现在涉嫌企业名单中。事件发生后,中海油、东方电气、国华电气在调查后予以否认。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内反腐败斗争方战正酣之时,又惊爆一批大型国企接受洋贿赂案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专家在冷思考中再一次从洋贿赂角度暴露出国企管理存在的体制性弊端。

  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产权模糊的复杂经济体,改革开放后国企改制大有收效,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企的产权单一性和产业的垄断性,这次洋贿赂案件深层次暴露了国企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和缺陷。

  第一、一些大型国企在行政垄断的庇护下,体制上仍然维系行政化管理和官本制体制,企业老总对上级负责,不对市场负责;对显露政绩负责,不对民生利益负责。在权力监管缺失,制约不到位的情况往往权力与资本结合,官商结合搞腐败,洋贿赂乘虚而入也就见怪不怪了。

  第二、现在被披露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上市公司。尽管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而成为上市融资的大公司,但仍然是一股独大或国有控股的公司,国企老体制一直未有脱胎换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也徒有虚名,这些企业靠垄断地位做大,靠行政权力做强,高成本低服务,群众意见很大,这类国企上市公司由于体制原因,不是眼睛向内抓管理,而是瞄准两个渠道盘剥群众生财:

  一是国企上市圈股民的钱形成自己的高工资、搞福利。昨天央视报道,中国石油继天价吊灯后又出资20亿元团购商品房,彰显了垄断的实力。这些上市国企对股民只卖股票,不给分红,明显是靠霸王条款收刮民脂民膏。

  二是大型国企热衷于给政府施压谋求产品涨价,向消费者转嫁危机。现在的成品油涨价、水涨价、天然气涨价,背后都是大型国企在鼓噪和推动的。这样的国企和发改委一起盘剥民众。听说成品油价格近日又要上调。油价涨的快降的慢,堪称又一大中国特色!

  第三是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由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权力与资本结合,官商经济十分盛行,关系学风靡市场,外商多年研究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逐步看出了门道,纷纷用金钱开道打通各个关节为自己谋求好处。洋贿赂由此而滋生和蔓延。从中不难看出我们自身管理上的体制缺陷和制度缺失。

  国内的大型国企要痛定思痛,在反思中加快改革,不要再给中国人民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