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周期与银行家责任


   一、2012年我国经济将处于相对经济下行周期。

  理由有四:一是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发酵,欧债危机向深层次演变,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依然存在变数,中东经济乱局日渐严重,国际贸易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

  二是国内经济经济运行中诸如地方债务、房地产泡沫、外汇占款、贫富两极分化、商品盲目金融化、资本市场过度融资、美债问题、外资扩大化等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房地产调控等也处于关键时期。

  三是美国战略东移对中国的挤压,改变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原有的发展生态环境,倒逼我国内部提升改革和稳定的重要性。

  四是正当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国家正实现和平崛起的时候,一场从政治、经济、金融等各方面唱空、掏空、打压、遏制中国的阴谋正在兴起,搅得中国人很不安宁。

   二、2012年银行业较难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虽然,从外部来看,全球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从国内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但我感觉,明年银行业将较难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原因有三:

  一是今年银行盈利水平普遍较高是一种假象,其实质就是金融资本剥夺实体资本利润的结果,是产业资本金融化、经济泡沫化的结果,浙江部分地区近几年金融现象再次证明,这种趋势不可能持续。

  二是外汇占款三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海外热钱有撤离中国的迹象,使得国内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加码”。

  三是“过强监管”,特别是一些“计划行政性”监管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扼制商业银行的创新和差异化发展的动力,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进入同质化竞争。

   三、主动适应是中国银行家应对经济下行周期的基本责任

  一是从监管的角度,包括“一行三会”在内的金融监管部门,应该“放松管制”,合理界定行政管理权与企业经营权的边界,建立“法无禁止即为允许”的监管原则,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开展“以合规经营和控制风险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活动,增强商业银行的活力,为商业银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鼓励银行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是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者,要主动推进经营转型,着力践行稳健经营,寻求银行规模、业务结构、综合效益、资产质量和风险管控的持续均衡发展。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不要把“稳健经营”当成简单的道德说教,变成脱离实际的空洞口号。我认为,如果一家银行不顾自身条件和经济金融环境盲目发展,说明这家银行经营不稳健;同理,如果一家银行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也说明该银行经营不稳健。所以,银行必须快速、自动地适应客户和市场需求的变动,完备自身。

  三是创新应成为中国银行家永恒的基本职责,要加快与市场利率密切联系的贷款创新;要以客户为中心,赋予客户选择权,更加注重适应个性化需求的个人金融服务,更加注重对中小企业和微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更加注重把握直接融资市场大发展中的战略机遇,成为社会资金和相关金融产品的优质金融机构。

  2011年对中国银行业而言可能是此轮经济周期中效益最好的年份之一,而2012年也许会是最复杂、最不确定性的一年。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写到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正直下地狱。”无论如何,作为中国的银行家,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给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全局高度,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系本人去年年末参加广东银监局组织的“2011年度广东银行业专家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