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针对增长速度下降,政府积极出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且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来实现保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不管对企业或者个人,还是政府,都是痛苦的。因此,对付经济衰退就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经济增长是马拉松长跑,所以这种增长速度是不能为了现在而透支将来。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追求高增长,但是没有考虑GDP的质量。其实仅仅为了增长数字上去,而没有考虑社会福利,这点并不困难。政府修路可以增加GDP,但是把公路修在沙漠上,那是没有增加社会福利。把房子拆了然后重建,同样可以增加GDP。拆房子,要付工人的工资,这是计算到GDP,重建也是要计算到GDP。地震本来是造成社会财富损失,但是灾后的重建也可以刺激GDP增长。因此,我们保增长就必须有前提,那就是不要仅仅为了数字而做出不可以改进社会福利的生产,不要为了现在的速度而牺牲将来,这就好比用百米速度来跑马拉松,速度惊人,但能坚持多久?
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造成了我国出口巨大困难,因此扩大内需就成为很多经济学家的共识。事实上,扩大内需不是容易的事情,毕竟要出来消费的前提是有收入。拉动消费市场,最根本就是提高大家的收入。减税可能造成政府目前的收入减少,但是对促进消费和提高大家收入是有很大帮助。比如,生产冰淇淋的成本是3元,只要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高于3元,那么就有利可图。假如出售价格是3.5元,市场需求是100个。如果政府收取2元税,那么冰淇淋成本是5元,因此为了保证不亏本,销售价格就必须不低于5元。销售价格提高了,市场需求也会相应减少,从而影响了生产者的收入。冰淇淋销售价格是5.5元,市场需求可能是30个,那么生产者的收入就减少了。从理论上说,零税是最优的,但是政府本身不从事生产,维持整个社会运作需要一笔费用,因此需要收税。如果政府降低税率,目前吃亏一点,从而刺激生产,那么交易量上去,经济好转了,最终税收总收入也会增加。
减税是一种薄利多销的思路,销量增加了,赚的钱自然就会好多起来。政府要获得更多财政收入,不是在分蛋糕的比率上做文章,而是要把蛋糕做大。近一段时间,政府也在积极出台各种减税政策,这是一种好现象。政府减税是对的,毕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政府为了扩大内需而进行投资、启动一些项目,这是对经济有害的。比如,政府修路,解决工人就业,工人有了钱就可以消费,从而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从而让经济繁荣,但这只是美丽神话。因为政府拿钱出来修路,那么这笔钱就不可以用在别处,所以也影响别处工人就业问题。其实,这美丽神话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给戳穿了。
减税是对付经济衰退的良药,这不是什么高深理论,而是即使不识字的农民都懂得的常识。我们可以问他,如果他赚100元,政府提取30元和20元,哪个更会影响他积极性?我想他肯定会说是30元。道理很清楚,如果他赚的钱中的多数是给人家,他还会积极工作吗?
李俊
减税是对付经济衰退的良药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