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国家


  治理国家,执政者是爱民还是役民?这是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建立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制度,则又是同执政治国者的指导思想紧相联系。而执政者的指导思想,则无不表现为一定的哲学思想理论。轩辕黄帝执政治国,是总结了自从私有制产生以来,引起掠夺性的战争不断,社会混乱、人难安居、民不聊生、社会道德沦丧、父子不亲、兄弟相争的历史经验之后,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理论为指导,而建立以治国为公、天下大同为目标的政治制度,并以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立法而行治国的。

  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是以同性相斥、异性相引的物理规律为依据而形成的一种哲学理论。它认为,凡事物都存在阴与阳的属性,事物的阴阳异性就构成了它们之间的互感、互引、互动、互渗、互补、互依、互为己存之根本这样一种平衡、相对的统一体。不论任何事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阴阳互感、互引、互动、互交,互渗,才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够兴旺发达,才能够长盛而不衰。所以,《易》经就以经卦阴阳相重而又各安其位、表现为不相交的别卦卦画,命名之曰《否》,而对表现为阴阳相交之别卦卦画,就称之曰 《泰》,并且明白地告诉人们:“天地交,而万物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