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保质期是多久?


茶叶的保质期是多久?
    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食品的最佳食用期,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产品的保存期即为产品的最终食用期。保质期和保存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在保质期内,产品的生产企业对该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明示担保的质量条件负责,销售者可以放心销售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安全使用。
    茶叶包装上的保存期限经常标示为一年,但又有人讲求熟化,有人追求老茶,茶叶的保存期限应如何解释?
    茶叶的保质期常常因茶类的不同而变化,常见为一年到十八个月,但茶叶不用过分在意保质期,特别是普洱茶。保质期这一项常看到:“不受潮情况下,时间越长品质越优”。保存方式和地方条件的不同会对产品质量的保持有不同的影响。一般人都对变质的食品有本能的辨别能力,茶叶一般放在干燥阴凉处保存,只要闻着还是保存着茶叶原有的香味和色泽就可以,保存不好变质的茶叶会有霉味和一些异味。

“粗茶”到底是什么?
    人们常说:“粗茶淡饭延年益寿。”那么粗茶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粗茶是指较粗老的茶叶;有人说粗茶是指较粗糙的原料,如竹叶、柳叶、枣叶、梨叶等,经过加工后当茶喝。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粗茶是指较粗老的茶叶,与细茶相对。细茶是指用早春细嫩的原料所制成的茶叶,其多酚类含量少,氨基酸含量高,茶味不苦涩。而粗茶又苦又涩,但其含有较高的茶多酚、茶多糖物质,却对身体很有益处。因为,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抑制自由基在人体内造成的伤害,有抗衰老作用,它还能阻断亚硝胺等致癌物对身体的损害。茶多糖能缓解和减轻糖尿病症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因此从健康角度来看,粗茶更适合老年人饮用。
而用竹叶、柳叶、枣叶等制作后当茶喝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茶叶,而是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