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5)日午后,试试上“雕龙—网络版客户端”查阅《〔成化〕重修毗陵志》从三十三卷开始逐卷浏览,在卷三十八·十六叶见到黄淮撰“游锡麓饮第二泉”,是原《黄文简公介庵集》所阙佚。如下:
每听耐轩谈锡麓,杖藜今日喜攀缘。携将□吾先春茗,来试山中第二泉。
其中第三句“□吾”两字费解,点阅“原文图像”并作放大细究,亦无法辩认。只有抱着寻找其他“常州”志中有可能著录的想法,继查阅了《〔正德〕毗陵府志续集》没有;续查《〔康熙〕常州府志》亦没有。而查阅《〔万历〕常州府志》卷十六·三十一叶有著录,是“雁荡”二字,补充完整该诗如下:
每听耐轩①谈锡麓②,杖藜今日喜攀缘。携将雁荡先春茗③,来试山中第二泉。
① 耐轩,即王达,字达善,耐轩是其号,无锡人。系王绂(1362~1416)孟端的哥哥。初以
② 锡麓,江苏无锡的锡山,有泉特佳。传说唐·陆羽评其泉为“天下第二泉”。
③ 雁荡先春茗,指产自乐清雁荡山的谷雨前“白毛张”茶叶。
今(26)晨,再读此28字七言诗,读出如下故事情节来:
某年,夏秋时节的一天,黄淮有机会(俟再考证)经过无锡。回忆起永乐初年在南京时,听国子助教王达讲述故乡锡麓“天下第二泉”的事情,于是就手持灌木树枝,去锡山看“风景”,并以“二泉”之水,沏自己随身携带的雁荡“白毛张”茶叶来品尝。
既然该诗于明成化(1465~1487)已经著录《重修毗陵志》卷三十八中,而原《黄文简公介庵集》阙佚,现在可以著录在《黄淮文集》(电子版)“补遗”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