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麦田“三重疑” 阮鹏又狠煽自己一嘴巴


如果说,看完麦田的“人造韩寒”会让你淡定不了,那读完这篇“三重疑”会更加让你蛋疼不爽。这两篇雄文基本成就了麦田疑邻窃斧式的推断方式和不懂起码逻辑规则的痞子路数。

一、麦田真笨?还是装蠢?

韩寒的千字文,开篇是有小人没错,但韩寒的千字文从没出现过麦田的字样,用的是造谣者!麦田的聪明之处就是还知道对号入座,知道自己是韩寒所指的小人,但麦田的狡诈之处是:没有承认自己就是那个韩寒造谣者。麦田说:

在这三个人态度的鼓励下,被偶像裹挟的网民蜂拥而至,一上来根本不看文章,直接扣上一个“阴谋论”,然后开始对我各种人身攻击;

错了,麦田的文章带有一种很强的蛊惑性和诱导性!纵观整篇文章,侮辱过韩寒的智商(认为17岁少年不出他认为老道的文章);抹黑过韩仁均的肚量(并暗示与李其纲有一种交易关系);把韩寒对社会各界的批评断言成攻击;最后得出一个无真凭实据的“人造韩寒”。

更荒唐的是,麦田又咬定范冰冰没关注过此事,就砸出2000万!哎,小麦同学,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是不是认为,只有范冰冰公开转发你一条微博、发表一句看法,当然,更好成为你的粉丝,这才算关注此事呢?再说,人家拿出2000万,不是请黑社会灭你家族,而是作为鼓励和奖赐那些真正能把证据拿出来的人,麦田手无真存实据,仅仅是一个造谣者,咱没钱没关系,但是,记住,既然敢造韩寒的谣,咱就有把握不慌。好不?

二、拿偶然经验对比,却得出必然结论。

李其纲与韩仁均之间是否认识,与韩寒拿一等奖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还是上篇博客请教麦田的:你麦田在百度晋升非常之快,而你美丽的老婆跟李彦宏又是大学同学,你能从中懂得些什么东西,特此请教!

还有,咱别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行不?你认为比赛期无法关注时政新闻的,不代表每个人都没你这水平,什么关注?也许是朋友的一句话,也许是电视电台的一段播报,也许是网上的一篇报道,只要人家韩寒在比赛期不是彻底隔离人群,现在如此发达的通讯手段,你有何居心说人家就没能力关注时政呢?

同样,用《三重门》的名字再度蛊惑诱导视听,对于18岁的孩子来说,第一次参加访谈,也许是过于激动忘了,也许是心存调皮,就不说。我只是不知道麦田细这句:“细观视频可见,韩寒对此问题确实是不知道,而不是不愿意回答。”这不是典型的进入韩寒体内去挖心掏肺么?

三、故技重演,拉伙下水。

这时该王小峰(王三表)出场了,麦田用王三表在知乎上的回答和韩寒博客上的文章进行了一部分对比,注,仅仅是一部分。然后,麦田又再让大家产生各自的心里联想力去为韩寒的“被代笔”而寻找论据上的支撑。

如果我们在大街上碰到跟我们穿类似的衣服、开差不多的车,在祖国听到某些官员基本说一句相同的话,甚或,少男送给少女的情书都差不多是一个“总分总”的书写形式,那我们是否可以断定,这些是在被代穿?被代买?被代言?被代恋?

这是麦田的可气之处,矣是可恨之处,他基于的还是经验独断论!经验,永远只是一种偶然性因素,因此我们说成功是经验,同时我们还说成功是偶然的。但麦田可以把这种绝对偶然的因素妄加盖棺在必然的结论里!古人云:无巧不成书,不管是叙述、描述、还是概述,如果双方都有一个“大同小异”的写作思路(也就是写作结构),那最后的文字除了字数和表达方式不同,其余必定相同!而麦田“抓住”的就是人家的思维结构,这究竟是无知还是无耻?

我们知道,麦田是搞IT互联网的,他在这个行业混了不止十年,而众所周知,中国互联网界没什么创新,有的只是模仿、抄袭和C2C。(Copy to China)如果麦田果然是拿一种“结构模式”来断言他人是否被代言,被代笔和被代写的(小欧文),那么,麦田早在几年前就应该写出“人造百度”和“人造企鹅”绝世文章!可失望的发现,他不仅没有“指证”出来,而且曾经一度还效命于百度:

人人都知道,百度就是中国的谷歌,腾讯就是中国互联网创业者的“代创人”,而麦田又在百度做了一款叫“百度说吧”的产品,模仿的就是现在的微博模式(时间点都是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出来之后),而据江湖传闻,麦田现在做一个叫“宝宝淘”的项目,从设计角度、从代码结构、从商业模式甚至从网站文案上看,跟国内的比他早得很多的“美丽说”都几近神似!这又说明了什么?麦田会不会给自己扣一顶“被代创”的王冠?

如果麦田不会,也大不了没什么,但麦田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三重疑”临近结尾处这么说:

有人说我质疑韩寒是为了炒作网站。好吧,那我就炒一个——隆重推荐:知乎问答网站:www.zhihu.com。这个网站和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我“炒作”它,属自愿五毛,我就是觉得它好。这不可以吗?

麦田千算万算,万万没有算到,这么“自作多情”的为“知乎”当了一次5毛。却彻底暴露了他前后思路的不一惯性!搞互联网的人,应该都知道,知乎是中国版的Quora,也就是说,知乎同样是在模仿国外Quora模式,如果用麦田造谣王三表与韩寒是“结构相同”的思路而断言韩寒是“被代写”的话,那么,知乎此时的命运是“被代知”,但是,诡异的现象出现了,麦田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对知乎“百般推崇”?

四、麦田为什么会推崇同样有“被代知”嫌疑的知乎?

麦田很清楚也很明白,他的所有家底值多少银子、有几斤重,业内人士(互联网界)一清二楚,而知乎里又聚集着一大批比较咨深的思考型人物,比如王三表的那篇“顶韩”论,不偏不倚的就戳中了麦田的最疼处。这就可以看出知乎与其他社区最大的不同是:其他地方(比如微博)的谩骂较多、跟风较多、看热闹较多,而知乎,不是这样!

这对麦田而言,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一是自己的老巢在此;二是这里的人说话都比较有份量;万一被爆菊,也只能是这里的人所为,外界(除知乎外的其他社区)再怎么谩骂和愤恨,毕竟也是跨行业、跨地域的发泄一通完事,索性带着“知乎”一起下水了事。其次,麦田这次得罪的是韩寒和社会各界,早知自己寡不敌众,而知乎,俨然又可以是一道最好的“靠山”和挡箭牌,而自己所做的,就是为知乎带一条广告,就这样,活生生的和知乎绑在了一起,随时准备着“御敌”!多好的一箭双雕啊。

五、麦田究竟干的是件什么事?

固然,对追求世界本体的人,肃然让人起敬;对寻求事情本来面貌的人,也值得让人佩服。但身在IT行当的麦田,整天面对“现场直播”式的大代办(百度模仿Google),大代创(腾讯模仿创业者)却熟视无睹,而是不远万里跨界限、跨行业,乐此不疲几年如一日的去扒开韩寒的内裤一探香臭,难免让人心生疑惑,这个麦田,究竟要干嘛呢?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我无意猜测麦田其间的心机,但真相,总有大告天下的一天,是汉子就挺下去,而不是反来复去煽自己的嘴巴(用自己设定的“被代写”定义把自己圈了进去)。